风尚中国网

可能没有哪包咖啡豆,像星巴克云南这样有故事

编辑 COCO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 2017-02-21 11:23:26
文章导读
说起云南味道,你会想到什么? 星巴克云南咖啡豆的精髓了:轻微酸度,草本风味,馥郁顺滑。 它的另一个身份,是星巴克首款来自中国的单一产区咖啡豆。在这个新年季节,于星巴克门店中悄然上架,这款咖啡豆有一副明媚的云南面孔:湖蓝与赤红,勾勒着山野阡陌,让人似乎能听到彩云之南的召唤。

    说起云南味道,你会想到什么?鲜花饼、野山菌,是自然赐予的鲜;云腿、普洱茶,是时间酿就的醇;至于酸角、梅子,这些直击味蕾的酸,几乎能击败世间所有寡淡。现在,把这些味道融合交汇,你基本就能捕捉星巴克云南咖啡豆的精髓了:轻微酸度,草本风味,馥郁顺滑。

  它的另一个身份,是星巴克首款来自中国的单一产区咖啡豆。在这个新年季节,于星巴克门店中悄然上架,这款咖啡豆有一副明媚的云南面孔:湖蓝与赤红,勾勒着山野阡陌,让人似乎能听到彩云之南的召唤。

  此时,1月份的云南普洱正在享受着北回归线的福利。漫山遍野的茶林和咖啡树沐浴在20度上下的煦日里,湿度刚好,正是咖啡豆成熟的时节。层次丰富的红黄绿,一串一串掩映在绿叶之间,似娇羞新娘。

  听闻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在云南朱苦拉村种下了中国第一株咖啡树,如今,云南贡献着约95%的中国咖啡产量,普洱是云南咖啡的出产重镇。

  咖啡生长就像云南的慢生活,急不来。从播种出苗到挂出诱人浆果,需要大约4年。

  白应培在普洱的咖啡地里已经度过近五个这样的4年了。从种子播下的第一天,这位普洱咖啡农就要眼巴巴观察它们破土,冒芽,等长出4对茎叶,再“背”它们上山,去真正接受自然雨露和土壤的滋养——虽然原始而辛苦,但对于娇嫩的幼苗,竹背篓是最舒适的运送工具。

  此后几年悉心呵护的艰辛自不必说,到了收获季,咖啡还会将“娇气”发挥到极致:只能纯手工摘取,只为采摘时能选取刚好成熟的果子,这意味着,一棵树的采摘需要来回数次才能完成,食指和拇指才是最佳的采集工具。

  “其实跟养孩子一样”,白应培骄傲于自己能种出“全世界最好的咖啡”。他经常把儿子也带到咖啡地里去,“将来让他继承我的事业”。

  时常来咖啡地里转悠的,还有另一拨人。

  在景洪种了8年咖啡的朱元坤,听到熟悉的吉普车轰鸣声,就知道他们来了。车里坐的人身份时有变化,有时是年轻的农艺师,有时是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佟亚伦,星巴克云南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总监。

星巴克云南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总监佟亚伦

  这家设于普洱的星巴克亚太地区首家种植者支持中心,定位为面向咖农提供免费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了4年,佟亚伦也呆了4年,还额外练就了好车技,再泥泞颠簸的山路也不发怵。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农场跑跑”,在山路间被颠到身子都无法坐正时,他还能用一副寻常语气讲述着咖农和自己伙伴们之间的温情点滴:“一开始都是我们约大家做培训,现在,大家都主动打电话约我们做培训。4年到现在,累计培训得有近10000人次了。”培训完,热情的老乡们还一定要留农艺师们吃饭,“真的已经亲如一家”。

  这位粗线条的天津汉子,没有统计过自己4年间跑过多少公里山路,也没有估算过,从吉普车轮胎上刨落的红色泥浆有多少公斤,但在第一次喝到他和几十名普洱伙伴、几千位当地咖农一起培育出的这款星巴克云南咖啡豆时,眼泪却止不住掉下来。

  让世界更认可云南咖啡——这个朴素的共同心愿,把佟亚伦们与咖农们紧绑在一起。

星巴克云南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农艺师在给咖农们做培训

  有一件小事让咖农朱庆艳非常感动。有一次,她农场里的咖啡树叶有点发黄,她赶紧拍了张照片发给农艺师,本想请他线上帮忙看看。不料,农艺师小伙赶了几小时山路,很快出现在农场。

  温情脉脉的故事还有不少,但星巴克在咖农们心中其实还有另一面:严格。

  “星巴克刚来我们思茅(普洱)的时候,听大家都在讲,他们质量要求太严了,朱元坤种了大半辈子的橡胶和茶叶,8年前开始种植咖啡。他所说的严格,在咖啡豆供货给星巴克抽检时发挥到极致:从咖啡豆外观够不够美,到充分取样、烘焙、杯测时够不够好喝,6大标准几乎涵盖了衡量好咖啡的方方面面。

收获季,星巴克杯测师人均每天会杯评两百多杯咖啡

  这与星巴克在云南推行的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C.A.F.E. Practices)认证有关,规范要求咖农必须在产品质量、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这四个方面都达到要求,经过第三方机构严格认证,才能成为星巴克的供货商。农场获得认证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事,也同时意味着日后要接受时间不等的重新认证,以保证该规范的严格落实。

  “一开始对这些要求不是太熟悉”,朱元坤回忆最初接触时的陌生。如今,这些拗口句子他可以脱口而出:咖啡质量要搞好、每笔款项都要有凭证、生产环境安全公平人道、环保各方面达标,还要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等等。

  朱元坤的转变不是个例。截至去年年底,通过C.A.F.E. Practices认证的云南咖啡农场超过1200个,总种植面积超过11000公顷,相当于15406个足球场。

朱元坤(右四)荣获星巴克2016年咖啡交货总量三等奖

  星巴克的品牌光环,在朱元坤眼中是实打实的——因为,除了这些免费又有价值的培训和认证,“优质优价”更让他做出“好咖啡还是要往星巴克送”的最终决定,这是他总结的赚钱秘诀。

  星巴克对咖啡采购的标准虽然严格,但一经入选,这些优质而珍贵的好咖啡和它们的主人,会收获颇高于市场均价的好价格。比如,仅2016年收获季,咖农岩古将优质阿拉比卡咖啡供应给星巴克时,便因“优质优价”,在正常的采购价格基础上,足足多赚了近18万人民币的奖励。

星巴克“优质优价”让咖农岩古(中)在2016年收获季足足多赚了近18万人民币

  “我们愿意为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支付更高的价格,”佟亚伦说,星巴克门店中为顾客提供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和手工制作的咖啡饮品,决定了咖啡采购的标准必须是“秀外慧中”:“让利给咖啡农,和他们一起钻研怎么种出更好咖啡,是咖啡这个产业应有的正向循环。”

  在云南,咖农们的双手,早已在日复一日与泥土、草木、浆果、水汽的交道中变得粗糙坚硬,但匠心,让一切变得柔软:年过七旬的咖农会跟你聊种植的激情,不惑之年的咖农,会用形容初恋的动人词句描绘这些红色浆果之美。他们对待果实的耐心和温柔,透着一股朝气蓬勃的少年之气。

  这些故事,不会印在星巴克云南咖啡豆漂亮的包装上,也不会出现在音乐优雅灯光迷人的星巴克门店里——但它们就在那里,在云南咖啡豆被研磨成粉又与沸水相遇之后,在那一丝酸、一丝鲜、一丝醇的咖啡香气里。

  你不需要都懂,喜欢匠心最终的成果,这就够了。

标签:星巴克    云南味道    咖啡豆    星巴克云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