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钱美锦与当代紫砂陶艺壶的故事

编辑 时尚先生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 2016-05-26 10:51:40
文章导读
紫砂壶的创新设计应该提倡个性和单一性,因为现在紫砂圈内,作品的重复太多了,仿制和抄袭司空见惯,虽然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和供求状态,但是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和文化艺术品位的提升,将会逐步改变。

钱美锦

钱美锦

玉钰壶

玉钰壶

钱美锦简介

又名钱美景,青年陶艺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1973年生于丁山陶艺世家,1990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高级工艺师陈国良为师,多年来潜心练就制壶技艺,基本扎实,并善集名家所长,特别是对传统作品认识,使其溶化于创新之中。力求创作出具有特色风格的作品。

其作品“汉韵”提梁茶具,荣获厦门国际茶文化节金奖;“合菱”壶荣获华东地区工艺品礼品精品展铜奖。许多作品在“紫玉金砂”、“天地方园”等杂志上刊登,深受紫砂爱好者好评并收藏。

宜兴紫砂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花货、光货、筋瓤货),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现代的生活造就了现代的艺术,以及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一些陶艺家和学院师生也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中,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新一代年轻紫砂技艺人员的学习、生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他们想用紫砂泥捏制出传达主观审美和内心感受的壶艺作品,并通过现代意识融入传统,展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壶体造型,人们称之为“紫砂陶艺壶”。这种新门类的“现代陶艺”紫砂壶出现在紫砂艺苑,是一种潮流,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大众审美的需求。我以为它的出现,将让“海纳百川”的紫砂壶增添新的形式和情趣,蕴涵丰富的内容,这也是紫砂的传承和创新。

吴鸣的“与先贤对话”、“庄子·子非鱼”、“竹林寻贤”,葛陶中、吴鸣合作的“期待”,史小明的“皮包壶”,徐曲、鲍骧的“天蓬茶具”,徐良的“曲韵系列”,李玮的“秋风”,徐维明的“鞠躬尽瘁壶”,陈国良的“圆三角壶”,陈建平的“竹鞭壶”,陆文霞的“情结壶”等,这些壶形陶艺作品淡化了壶的功能,强调了作品的形式美,其构思让观赏者无限遐想,表现手法让陶艺家自由挥洒。不仅丰富了紫砂壶的语言,又展示了独特的境界、独有的心语、独创的内涵。我们不妨摆脱一下传统的审美习惯和世俗眼光,用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欣赏紫砂陶艺壶。其实,它们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回味无穷。

紫砂陶艺壶也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一是用紫砂五色土为原料,二是用打泥片、镶接成型的手工制作,既有它的质地美,又有它的装饰美,只不过是在造型中融进了新的理念,巧妙地联系器物的里外空间,将重功能的传统紫砂壶,蜕化出一种具有鲜活生命且能表现个人情感世界的纯粹陶艺,显示出浑沌而清明、抽象又具象的形体。此时,壶的使用特性不再是第一位了。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陶艺的创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宜兴紫砂,也应该百花竞艳。所以紫砂传统是文化形态的延续、发展,在这基础上可以做多种多样的尝试,关键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人风格。人们完全可以用传统题材和手法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紫砂壶的创新设计应该提倡个性和单一性,因为现在紫砂圈内,作品的重复太多了,仿制和抄袭司空见惯,虽然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和供求状态,但是随着知识产权的完善和文化艺术品位的提升,将会逐步改变。传统紫砂壶也好,现代陶艺壶也好,也许最重要的是创新和文化,壶友、藏家喜欢就好。

标签:钱美锦    当代紫砂陶艺壶    艺术品    紫砂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