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迷上土耳其:欧亚之交的神秘国度

编辑 时尚先生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 2016-06-30 16:47:39
文章导读
尽管伊斯坦布尔的大部分都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东的小亚细亚,她依然骄傲地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连同伊斯坦布尔在内,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的爱琴海以及南岸的地中海,在历史上都曾是文化交汇之地,如果仅仅用一种单调的眼光,别试图读懂它们。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的迷眼

凌晨5点飞抵伊斯坦布尔上空时,因为时差和疲倦而惺忪的睡眼在第一时间苏醒过来。脚下的亚欧边城尽管谈不上光耀,但依旧是一片温暖人心的橘色。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轮廓清晰可见,尖耸的宣礼塔群在暗夜中显得鹤立鸡群,我知道,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就在里面。

第二次望见伊斯坦布尔的夜景,是在加拉塔的顶端。这座热那亚人修筑的防御城堡建于1384年,一直是土耳其明信片的宠爱,65米的高度放在别处或许会被迅速淹没,但在伊斯坦布尔老城,它足以淹没方圆几公里内的老屋。塔顶似乎永远刮着大风,为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取景显得尤其困难。但我仍然是幸运的,此刻正是斋月的最后一晚,昔日奥斯曼帝国皇城内的大型清真寺,都在两座主宣礼塔之间悬挂起金色的彩灯装饰。彩灯像是宽幕的霓虹,只在斋月期间入夜后点亮,为的是给夜膳的穆斯林一个光华的夜。

伊斯坦布尔的精髓无疑还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土耳其语中,博斯普鲁斯和“咽喉”是同一个意思,帕慕克将它解读为“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相比海峡两岸承载了太多辉煌与失落的君士坦丁堡或伊斯坦布尔,这片幽蓝之海象征着自由。“在伊斯坦布尔这样一个伟大、历史悠久、孤独的城市中游走,又能感受大海的自由,这是博斯普鲁斯之行令人兴奋的地方。强劲的海流推着游人前进,海上空气丝毫没有岸上城市的烟尘和喧嚣,让人相信这是一个享受独处、寻找自由的地方。”帕慕克还将博斯普鲁斯与贯穿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的运河以及将巴黎和罗马一分为二的河流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博斯普鲁斯更具激情。

帕慕克确实是个上乘的导游。在海峡巡游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躲藏在舷舱两侧的露天长椅上,和身边好奇地举着相机的游客一道,打量岸边不停游移的城市。我见到了加拉塔桥上挥杆垂钓的老人,惊诧于他们的鱼线竟然能够穿越脚下的海鲜餐厅,直直扎入海中,而上钩的那一瞬间,海鱼因挣扎而腾起的水花令正在品享红酒的食客们一阵惊呼。加拉塔桥旁的YENI清真寺前,成百上千的灰鸽渡轮从欧亚大桥肚皮底下经过时,那一辆辆快速穿越两个大洲的车辆,在视野里像是天上的街市。更多的是并不高峻的山岗和隐秘其中的深巷,猫儿在码头上等待着渔夫的归来,奥斯曼时期的木造别墅爬满了皱纹。帕慕克所说的 “海市蜃楼”,竟然如此真实。

行游伊斯坦布尔的一大魅力,就是在眼睛浴水之后的身体浴水。市内最著名的澡堂是CemberlitasHamami,位于旧城苏莱曼清真寺附近,建于16世纪,出自奥斯曼帝国皇家建筑师希南(Sinan)之手,蓝色清真寺和托普卡帕老皇宫均出自其手,这位伟大的建筑师奠定了伊斯兰皇家建筑的规制和布局。相比之下,CemberlitasHamami从一开始就是市民洗浴的公共澡堂,这或许也是希南最亲民、最人间的一件作品,因此即使价格不菲,这里仍是被各国游客占据的“国际澡堂”。老板向我很自豪地介绍自己的浴室,并提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73年伊斯坦布尔专题里配发的土耳其浴照片,就出自这里,“《特务迷城》的不少镜头都在我们这里拍的。”

整个洗浴过程维持了半小时,圆形的大理石台四周环绕着一个个带槽的水池,头上的穹顶中心有一个篮球大小的圆孔,周围点缀着星辰一样细小的空洞,如果朝天平躺在大理石台上,很轻易就能感受到一个奇妙的、旋转的天际。当然,作为首次尝试土耳其浴的东方人,要想接受那张灼热到足以烤熟面包的大理石台还是需要勇气的。在皮肤的强烈抗议之后,开始学着其他浴客,端起不锈钢圆钵,在旁边的水槽里以温水淋身,再用圆钵枕头,然后躺下。湿漉漉的身体比较能对抗灼热,直至最后慢慢习惯,感觉一丝熟悉的温暖。

直至被老练的搓澡大叔一盆凉水“醍醐灌顶”时,我才由半梦半醒的状态回归到现实。接下来,这位裹着红色麻质浴巾、皮肤黝黑的男子开始为我沐浴。接下来的15分钟里,他一次次从打足了肥皂泡的盆里捞出特别的“浴液”,并涂抹、擦拭我的全身,手法比扬州搓澡师傅轻柔许多,但又充满霸气。仪式感十足的过程结束之后,整个毛孔舒张自如,门口的老爹早已准备好了干爽的裹巾、披巾和头巾,同行的几个同伴开始互相打趣——热气从毛巾的缝隙散出来,头巾让每个人看起来都想即将出席宴会的阿拉伯大叔。

博德鲁姆的醉眼

最先吸引我前往博德鲁姆(Bodrum)的理由,是看一看古罗马旅行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故乡。但2500年后的博德鲁姆几乎找不到希罗多德的影子,这里到处是古希腊酒神的崇拜者,爱琴海边的纯白城邦,连街边的野玫瑰都飘着酣醉的酒香。

博德鲁姆这座城市,就像一幕莎士比亚的剧本,里面有国王、王后、骑士、智者、看客,以及发生故事的宏伟建筑。

我在一间工艺品店停下脚步。一组醒目的明信片摆在橱窗里。上面罗列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店主用大号涂鸦来显示自己的骄傲,因为其中的两处奇迹,都在如今的土耳其境内。除了之前提到的以弗所阿弗洛狄特神庙外,另一处奇迹就是小店的邻居——摩索拉斯王陵(Mausoleum)。

之所以说是邻居,因为小店就在王陵遗址对面,只隔着一条不足5米宽的街。2500年前,古罗马史之父、智者希罗多德的家恐怕离这里也不太远。希罗多德在自己的著作《历史》中曾经提到金字塔,以及古巴比伦的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最早的构想者之一;不过,这位西方的司马迁并没有亲眼见到摩索拉斯王陵,他离世时,正是卡里亚王国国王摩索拉斯即将出生的年代。当拜占庭人费罗(Philo)于公元前224年公布古代七大奇迹时,哈利卡那索斯(Halicarnassus,即今天的博德鲁姆)的王陵距离建成也才不过100多年。

想像一下前门、巴特农神殿和吉萨金字塔叠加在一起是什么效果吧,因为展示馆内复原的王陵原貌不得不让人有此一想。长39米、宽33米的地基四周,原先镌刻的是4组宏大的浮雕,表现的是希腊人与亚马逊族之间的战争场景,如今在遗址现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段残片,其余的存世精品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内。整个建筑顶部傲立着高6米的驷马战车,金字塔形的屋顶则由24级阶梯组成,象征摩索拉斯王24年执政史。

如今的博德鲁姆已经从史诗回到人间,成为爱琴海沿岸著名的度假胜地。沿海的山岗上爬满了清一色的白色房子,整齐、鲜亮。粉刷白漆出自政府的严苛规定,目的当然是为了愉悦旅行者的眼睛,毕竟“蓝白配”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爱琴海的标志。街上,端着酒瓶购物的游客和端着恰伊茶的伙计擦肩而过,几乎每个酒吧的酒保都带着殷勤的微笑走过来,相同的一句话,“Whereareyoufrom?”(你从哪里来?)每个周末,在这里品酒的伊斯坦布尔人通宵达旦,然后赶乘周一的第一班航班回去。航班的时间是——凌晨4点。

码头上停满了令博德鲁姆引以为傲的木制帆船,悠闲的午后,船主们很迎合地摆出各种姿势接纳我的相机,船名都很具备娱乐精神,诸如“Why Not”(为什么不)、“MissAngel”(天使小姐)等屡见不鲜。码头沿街的小摊上,从海底打捞出来的海绵像土黄色的花朵一样开得灿烂。

黄昏时分,我坐在“火星号”(Mars)的船头,望着圣彼得城堡在深蓝色的爱琴海上逐渐远去。蓝色航程已经启航,最好的方式就是抛开历史,举起啤酒和岸上的人们举杯共饮,看着岸边的老人痴痴地钓着大章鱼,听着派对女皇们此起彼伏的欢歌,然后一头跳进爱琴海。这才是真正的博德鲁姆。

Tips:

1、出发前至少读一本奥尔罕帕慕克的书。伊斯坦布尔是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回忆》中,记录了这座城市特有的“呼愁情绪”。

2、听一听奥斯曼或塞尔柱克传统民间音乐,这是行前融入土耳其氛围的好方法,风格大多低婉,类似凝诵诗文,但也有土耳其摇滚风格的歌曲。推荐Gülay、Ah-metKaya、MazlumCimen等歌手。

3、土耳其地毯价格不菲,分丝、绵、羊毛、丝棉混合等很多种类,在伊斯坦布尔老巴扎、以弗所、安塔利亚和博德鲁姆均可买到,按照尺寸和品质不同,价格相差很大,通常一张2×3米的羊毛毯要耗费女工4个月到半年时间编织,价格3000-5000元。50年以上的老毯价格要贵50%以上。购买时切记保留原产地证书。

4、伊斯坦布尔的藏红花(Safran)餐厅的布置极具本地特色,也是品尝奥斯曼美食的好地方。加拉塔桥下有一排鲜鱼餐厅,来这里用餐的主要是国际游客,可以望到金角湾和yeni清真寺。另外,塔克西姆区有很多风味不同的餐厅,可以根据橱窗外展示的菜品选择餐厅,最常见的有土耳其烤肉(SisKebap)、

土豆沙拉、土耳其批萨(Pide)、考夫特(Kofte)肉饼等。在博德鲁姆,爱琴海边的餐厅大多把餐桌挪到了“砂滩”上,主卖鲜鱼海鲜,以烤为主,虽然能观赏圣彼得城堡,但价格要比隔着一条街不靠海的餐厅贵30?50%。码头对岸以及城堡附近均为餐厅云集之地,推荐Nazili餐厅(HilmiUranMeydaniNo.5),土耳其批萨口味地道。

标签:土耳其    博德鲁姆的醉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