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千年洗练珐琅表 尽显极致完美

编辑 时尚先生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 2016-05-27 14:27:23
文章导读
如果你看到一枚古董表,其面盘成百上千年来,依旧保持原有光泽和色彩,亮丽如新,那么它极有可能采用了珐琅面盘———珐琅,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工艺,一枚优秀的珐琅表甚至可以在拍卖市场上达到千万级的价格。

珐琅的四大技艺

如果你留意过市场上的珐琅腕表,大抵会看到两种样式:白色、黑色等纯色珐琅面盘或是以描摹油画为标志的各种珐琅画作装饰。珐琅有四大技艺———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半透明珐琅、微绘珐琅。

百达翡丽一套四只采用18k白金表壳、自动机芯的彩绘珐琅表盘“龙”腕表,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出现过,并拍出1927500港元的价格。

百达翡丽一套四只采用18k白金表壳、自动机芯的彩绘珐琅表盘“龙”腕表,曾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出现过,并拍出1927500港元的价格

掐丝珐琅是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珐琅技艺,但钟表盘面上的掐丝珐琅技艺与其他不同,它指在表盘胚上,以极细的金线事先勾勒出预设图案,然后再向这些图案的不同区域置入不同色彩的珐琅进行烧制。举个形象点的例子,“掐丝工艺”是在表盘水平面上,“垒”出一间间没有房顶的屋子,其间的空隙再用珐琅填入。

而“内填工艺”则是在表盘水平面上,往下挖出一间间屋子,其间的空隙再用珐琅填入;内填珐琅工艺最适合渲染如花朵叶片、鸟类翅膀等纹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图案。并可通过大色块的珐琅色泽来加强对比,引人目光留连表盘之上;相比较而言,半透明珐琅较前两者会带来更通透的视觉体验,这种工艺始于14世纪,作为掐丝珐琅的进一步演绎,半透明珐琅是绘制在半透明底板上的珐琅技术;四种珐琅工艺中,难度最大的当属微绘珐琅,它需要以珐琅大师人手将原作(通常是世界著名油画)按照固定比例缩小后,再如中式工笔绘画般一点点将珐琅上色,这才能最终得到兼具生动与神韵的微绘珐琅作品。

以“大明火珐琅”烧制的黑色珐琅盘雅克德罗The Eclipse腕表。

以“大明火珐琅”烧制的黑色珐琅盘雅克德罗The Eclipse腕表

在玫瑰金表壳衬托下,宝玑5247腕表的白色珐琅表面显得别致而清晰。

在玫瑰金表壳衬托下,宝玑5247腕表的白色珐琅表面显得别致而清晰

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异域之鸟珐琅套表

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异域之鸟珐琅套表

色彩决定价格

前文已经提及,珐琅的颜色来自天然矿物的色彩,其熔点不同,烧制方法、烧制顺序都会不同,且必须牢记的一点是:黑色的珐琅颜色最难烧制,价格也更贵。因为珐琅烧制的表盘,不可能完全纯净与光滑(如果有,就是一些以树脂或高科技手段制作的“假”珐琅),而在其他颜色中,这些珐琅烧制过程产生的细小 “砂眼”与孔洞,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但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黑色的汽车容易脏一样,黑色珐琅中,一点点“小破绽”都很明显,所以烧制一块合格的黑色珐琅面盘,成功率极低,也因此决定了它的“昂贵”属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将任何工艺的操作、任何零件的制作,依照顶级手表的标准进行启动时,其定价的规则都不仅在于“如何用手工打造一个小于1毫米的金属零件”,更在于钟表行业本身一贯坚持和追求的无与伦比的准确度、精细度。

>>> 腕表小课堂

景泰蓝、唐三彩、珐琅的区别

在中国,人们会将珐琅与“景泰蓝”、“唐三彩”挂上钩,但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大。简单来说,珐琅是一种烧制工艺。关于它的起源,有人说是伊斯兰人在沙漠中发现了带有特殊颜色的石头,而后用来做装饰。但其实珐琅工艺自15世纪便已存在于亚洲,直至一个多世纪之后,珐琅在欧洲经历了最盛极一时的时代后,才从欧洲又慢慢传回中国,此后中国人结合自古已有的青铜器锻造技术,将珐琅工艺的一种———掐丝珐琅技术发展至当时的巅峰,并以“景泰蓝”流传于世。像很著名的“熊氏珐琅”景泰蓝大瓶就正是掐丝珐琅工艺的最标志性作品之一。

谈到唐三彩,它严格来说应属于“釉彩”工艺:首先将“漆面”制作成型,再在漆上烧制釉彩。珐琅和釉彩的原料成分都是矿物的一种,但釉彩在制作中所需温度一般高于珐琅,且程序上也有诸多不同(左图为法兰穆勒Infinity釉彩工艺腕表)。

>>> 保养常识

色彩稳定谨防磕碰

珐琅是高温烧制后的产物,所以异常坚硬。并且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珐琅包裹住金属胚,珐琅的原料(各种天然矿物的混合体)也性质稳定,所以珐琅表盘能够历经千年而不变色、光亮如新,这也是很多行家喜爱珐琅表的原因所在,它的确是个传世的好东西。需要注意的是,珐琅虽然坚硬,但是很脆又易碎,所以平时佩戴中要尽量避免磕碰。

文/徐思淼,《时间观念》编辑部主任。

标签:珐琅表    古董表    腕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