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2015年12月11日晚,以“未来的诗人是程序员”为主题的 “明天的派对”当代艺术展在北京正式开幕,现场汇集了李宇春、欧豪,以及林科(Link)、刘泳岐、李竞雄、Jonathan Zawada、Kim Laughton、陈秀炜、Oliver Haidutschek、PC Music、Sentinel、UFO、王新一、吴珏辉等数十位参展者们,在开展前,天娱传媒裁龙丹妮介绍称:“在本质上,我们是想通过这个展览促成精英文化与大众偶像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里面是反讽也好、赞美也好,不重要。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去观察得到的结果。“另外李宇春在介绍自己最新单曲《混蛋!我想你》的音乐MV、同时也是这次艺术展展品之一时说道:“歌曲也能变成艺术品。”
此次,“明天的派对”将展览场地从美术馆转移至城市商业中心,并邀请李宇春和欧豪,以及林科(Link)、刘泳岐、李竞雄、Jonathan Zawada、Kim Laughton、陈秀炜、Oliver Haidutschek、PC Music、Sentinel、UFO、王新一、吴珏辉等数十位先锋艺术家和音乐人,完成八组全新艺术作品。构成三个部分的展览结构:“偶像协作项⺫”、“艺术家协作作品”和“艺术家主题创作作品“; 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展览关于探讨“诗意科技和互联⺴”以及“流行格式作为当代艺术媒介”的初衷。同时, 这也是一场属于年轻人自己的艺术派对。以“未来的诗人是程序员”作为主题,此次艺术展主要表达的概念是:“艺术”对于人类和未来,依然是未知,我们努力的只是建立某种关联。在科技和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结晶着人类的智慧和想象,机械和计算机变得越发人性化;人类从科技中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具有美感和诗意的自己,然而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某种互联的冲动。同时,科技与媒介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与生活的结构,影响着人类的意识和习惯:我们创造着机器,机器也创造着我们。(南音/文 郑福德/摄影)
展品介绍:
1)李宇春 + PC Music
《混蛋!我想你》(REAL LOVE / ONLY YOU)
中国首个民选超级偶像与西方争议音乐艺术团体,模拟了一场流行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实验。他们协同众多艺术家、商业制作团队、职业流行推手,通过一系列创作、生产、制作和传播的行为,探讨着“流行格式作为艺术媒介的可能性”,并在一场名为“派对”的展览中以“现场表演”和“录像+装置”的方式出现:“现场表演”的形式无异于俗套的流行新歌发布会,而“录像+装置”的作品形态也是最“流行”的当代艺术媒介。
整个作品涵盖音乐、录像和装置等多重媒介形式,通过一系列不断打破和平衡“二元对立”的手段重现偶像“真实处境”和“虚拟身份”之间的对抗和转换。
音乐
由PC Music创始人A.G Cook为李宇春创作并制作,打造⼀张只有2首单曲的“二元对立”(Duality)EP数字专辑。这张数字EP通过音乐和演唱表现一系列对立元素,比如“厚重”和“柔和”,并通过编曲结构不断混淆每种元素的感觉和意义。同时,这也是在科技和互联网背景下对于“善良与邪恶”、“进步与衰退”等辩证概念的反思。除了编曲结构和音乐元素本身,两首歌曲在版本和歌词上也体现着“对立和融合”:并没有因为国际发布的需求将版本设置为中文和英文,而是华语地区发布中文版,国际地区发布中英文混合版;歌词并非直译,不同版本具有截然不同的立意却暗含呼应,并希望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文化中对于“流行乐”歌词的想象。
录像
由PC Music艺术总监Finn Mactaggart创意并执行,并邀请Kinga Burza负责导演,Axel Cosnefroy负责摄像和灯光设计。整个VIDEO由2个章节组成,分别呈现2首音乐的不同风格:“爱有引力”(Real Love) 具有明显电子舞曲(EDM)和俱乐部音乐(Club Music)色彩的大调歌曲,旋律简洁跳动,活力悦耳,录像场景设置和造型以“白色”为主色调,灯光氛围明亮饱满;“混蛋,我想你”(Only You)则是一首受R&B和Hip-hop风格启发的抒情小调歌曲,和弦在缓慢的节奏中浮现,如烟雾一般,梦幻迷离,并不断出现具有压迫感的电子声效和切断的人声循环,场景则从“白色”变为“黑色”,灯光和场景氛围具有强烈迷幻色彩,表演者行为时而浪漫,时而顿挫,尝试定义一种“诗意的数字视觉”。
装置
由以色列建筑师Yael Reisner设计并制作,呼应建构录像视觉基础的镜面装置,并多屏呈现录像内容。装置主体采用镜面材料,建构起如音符般律动的反射曲面,并将观众环抱其中。嵌入其中的LED屏幕的光线在镜面装置中不断反射,重现着录像作品中偶像置身镜面世界的真实体验。
主创人员包括:音乐制作A.G。 Cook (PC Music)、艺术总监Finn Mactaggart (PC Music)、MV导演Kinga Burza、MV摄影和灯光Axel Cosnefroy、装置建筑师Yael Reisner、CGI主视觉Kim Laughton和平面摄影CG Watkins。
2)欧豪 + 刘泳岐 + 王新一
《 0 H 0 》
欧豪:“我们不是在制造超级英雄。”
刘泳岐:“为什么机器人一定要长得像人?”
王新一:“模拟的人觉得我们也是模拟的。”
穿上“动力外骨骼”的偶像,看上去有点儿“超级英雄”的意思。“漫威宇宙”(Marvel Universe)的剧情总是让几个不被主流社会接纳的年轻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之后由于需要抵抗“邪恶”势力,只能强强联手。这里的“邪恶”往往象征着上一代人社会里的罪恶和物质,并告诉年轻人努力和联手才能改变世界。然而这组作品所讲述的并非“超级英雄”的故事,更像是王晶2003年电影《神勇铁金刚》的桥段:对着屏幕发呆的机器,思考着人一样的问题。
作品中涉及的流行技术和现象:
· 3D 录音 - Dummy Head Recording
· 3D 打印 - 3D Printing
· 动力外骨骼 - Powered Suit
· 仿生机械 - Bionic Machinery
· 电脑生成图像录像 - CGI Video
· 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 - ASMR (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
艺术家协作项目artists collaboration
3)Kim Laughton + Jonathan Zawada + Sentinel
《金鱼》(GOLDFISH)
艺术家用计算机程序和装置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金鱼”是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名字。作为一个新品发布的营销活动,制造商把活金鱼放入冷却箱,这是为了宣传电脑的低热量输出。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开始迷恋这些金鱼,与它们产生了十分微妙的感情并试图将它们保存起来,并将这个计算机动作设置为优先任务。制造商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决定切断所有电脑的网络连接,于是活金鱼与这台叫做“金鱼”的超级电脑被永远孤立地保存起来。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4) Oliver Haidutschek + 陈秀炜
《河豚》(FUGU)
“河豚”是经过计算机渲染的3D模型,艺术家用综合材料最大程度还原渲染效果。真实世界的河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皮肤会自发得改变生物结构,这极其近似“3D渲染”的原理:通过不同参数的设定,让计算机进行复杂的运算,并最终生成某种图像模式。
3D技术的发展源自人类对自然物质进行“模拟”的冲动,并不断为这种通过二进制语言所创造的虚拟模型“附加”着符合物理规律的想象,甚至最终相信“虚拟现实”就是现实本身。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开始模糊,人类对虚拟之物产生依赖。
艺术家主题创作作品themed commission
5)林科
《Ë》
3分54秒的计算机录屏,是表演者在一张基督图片上,用长得很像“十字架”的计算机符号“Ë”,所做得类似于听音乐跳舞的事情。林科以“双飞艺术中心”成员的身份参加了2014年“明天的派对”。
6)吴珏辉
《原子蜗牛》(ATOM SNAIL)
像是一个异化的巨型“按摩椅”,又好像一个代孕的机械母亲,包裹环绕着它的对象,缓慢而重复地“嗡嗡”作响,也像是某种发掘社会机制内部运作方式的工具——光滑宽阔的表面底下可能存在着很多诡异吓人的机械装置。“蒸汽朋克”和“赛博朋克”的沿承,伴随着“结构暴露美学”的发展。然而,这种美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因为人永远无法准确定义“物”的概念,所以本质上并不存在“暴露的结构”。
7)UFO
《光血管V》(Light Blood V)
“绝对的具象”是值得怀疑的状态。就像这组作品,由高低间隔的四根电线杆以及相互缠绕的红色LED组成的“悬浮”装置组,仅仅是一个艺术小组的动态签名:UFO。
8)李竞雄
《美式足球》(Amercian Football)
这个作品分为多种版本,展厅内的形态是为展览所定制的版本。“明天的派对”从来不拒绝“作品感”的艺术品,只是避免被归为所谓的当代艺术,避免陈词滥调的学术评论,避免展览的作品具有固定的形态。哪怕“避免”本身就是错位的,但仅仅希望看到“瞬间”所带给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