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因海得名、依海而建、借海而兴。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1984年,国务院批准威海市为对外开放城市。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地级市。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拥有接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占山东省的1/3,陆地面积5698平方公里,管辖海域1万多平方公里。下辖三市一区,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工业新区,常住人口282万。建市23年来,威海市不失时机地将开放优势、海洋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前列,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全市GDP年均增长17.4%,2009年达到1733.2亿元,总量列全省第9位。按常住人口281.7万人计算人均GDP达到68614元,居全省第2位。
威海凭借海洋资源、区位、产业和生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步从海防重镇演变为对外开放前沿,从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海滨城市,威海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是海洋资源丰富。威海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8,全省基岩岬湾海岸总长的二分之一。海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水产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与远洋捕捞船队。二是区位优势独特。威海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距韩国93海里,距日本174海里,是中国长江以北距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希望能在未来的中日韩自贸区中发挥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三是产业优势突出。2009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5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9%,这一比重在全省位居首位。威海初步形成了产业比较齐全、优势比较突出、特色比较明显的海洋产业体系。四是生态环境优良。威海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群,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并以不断促进机制创新,构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威海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威海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海陆统筹发展、推进产业高端化、突出威海特色的原则,编制实施了《威海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四个战略定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海产品生产加工、船舶修造、新能源和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的领军城市,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前沿城市和东北亚海上客运中心,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城市),在“一线两区四带”(千公里海岸线;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临港物流产业带、临海现代制造业带和海洋渔业产业带)的总体布局中,建设以四大领域(海洋、临海、涉海和海洋战略性产业)为主体的高端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海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船舶修造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现代石化基地),倾力打造以十大园区为新增长点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努力将威海建设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重点城市、优势产业的领军城市、对韩合作的前沿城市和滨海生态人居的示范城市,大力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海洋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大力发展海洋基础性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威海是传统的渔业大市,多年来水产品年产量超过200万吨,一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为实现渔业大市向渔业强市的跨越,威海以远洋捕捞、名优养殖和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优化渔业结构,推动了海洋渔业由近海向远洋、由粗放养殖向海珍品养殖、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现代化渔业区。目前,全市拥有远洋渔船245艘,2009年海洋捕捞产量达到84.7万吨,远洋捕捞能力居全省首位;海洋生物引种工程成效显著,名优养殖产值达到100多亿元,占全部养殖产值比重的75%,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超过5万公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海洋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海洋三品”的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高附加值的海洋产品发展到400多个品种,各类海产品名牌达到30多个,数量居全省首位;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和20家;面向日韩的水产品出口额达到5.5亿美元,打响了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品牌。
二是大力发展临海先进制造业,打造全国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充分发挥深水港湾多的地理条件优势,加快推进船舶工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促进船舶配套企业发展,建成了全省唯一的船舶行业技术中心,引进了20多家知名船配企业,进一步延伸了修造船产业链。全市已形成了皂埠湾、俚岛湾和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培育了新船重工、黄海造船等十大整船制造企业,主要产品有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轮船、远洋渔船、游艇等15大类40多个品种,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造船企业90家。2009年完成投资30.3亿元,增加13%。全市整船制造能力达到200万载重吨,2009年造船完工量达到91.3万载重吨,增长75%,占全省的60%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涉海服务业,打造国内知名滨海旅游目的地。威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自然风景区标准,特别适合发展滨海旅游度假业。为进一步提升威海旅游业发展层次,我们启动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行动,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了旅游管理体制,整合了旅游资源,引进了世界帆船锦标赛、国际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开发了温泉、帆船、高尔夫等集休闲、养生、体育、文化于一体的高端旅游项目,着力打造半岛滨海高端旅游示范区,打响了“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旅游形象品牌和“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城市品牌。2009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8亿元,分别增长15.9%和18.7%。同时,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产业,开通了21条海上航线,是中国与韩国航线密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中韩整车物流的试点城市,2009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达4118万吨。
四是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综合性新能源体系。充分发挥海湾遍布、地质稳定、光照充足、季风特点显著等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方面都有开发项目的城市之一。建设了全省重点打造的五大风电基地之一,2015年将达到百万千瓦。在核电上,规划总容量600万千瓦、总投资900亿元的荣成石岛湾核电工程正稳步推进,其中首期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机组即将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投产。在光伏发电上,已落成的市民文化中心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是全省最大的建筑一体化非晶硅光电玻璃屋面发电系统,3个总投资1.7亿元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入选了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扶持计划。
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威海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开展了“自主创新年”活动,与哈工大合作成立了船舶学院,与山东大学共建了威海市海洋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和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确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蓝色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生态海洋、和谐海洋的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公布实施了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了海岸线发展利用规划,全面实施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建立完善了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努力保持良好的海洋发展环境,保证了海洋资源的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
从建设“海上威海”,到发展海洋经济,再到打造“蓝色经济区”,是经济发展方式在理念上的重要突破,在思路上的重大创新。
一是全新的发展观,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把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贯穿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始终,做到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和保护中提升生态文明、环境友好水平;坚持集中集约用海用地,构建优势产业基地或园区,促进产业项目向园区、基地聚集,推动蓝色经济向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科学规划、严格控制、有序开发沿海岸线,严格保护沿海防护林,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健全海洋水质保护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二是全新的空间结构布局,坚持海陆统筹发展。把海域陆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海域、海岸带和腹地开发建设,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土地、海域等要素资源,对海陆产业统一规划、资源统一配置、基础设施统一构建、生态环境统一治理。以海洋开发带动陆地开发,以扩大开放激活海陆资源,实现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优化,形成开发海洋、提升沿海、带动全市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坚持推进产业高端化。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重点打造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把蓝色资源作为最稀有、最珍贵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深度开发,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提升区域发展质量的战略举措。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着力突破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