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剪开黄金锁里面全是蜡,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黄金里有什么?
事件背景
2025年4月,一名女子购买标注为10克的黄金锁后剪开检查,发现内部填充大量蜡块,实际黄金重量仅3.31克,缩水近70%。类似案例在2024年已有发生,消费者回收金饰时同样发现内部填充蜡块,实际黄金仅3克。
近日(4月5日,发布时间),一位女子在山东省滨州市购买了一个看似精美的黄金锁,该黄金锁外观上有卡通图案,重量十足,女子本以为自己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然而,当她将黄金锁剪开后发现,锁的内部竟然全是蜡,外面的黄金层非常薄。
经过称重,原本标注为10克的黄金锁,实际黄金重量仅有3.31克,远远低于标注重量。
女子对此感到非常气愤,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黄金造假陷阱,并感叹便宜无好货,购买黄金时需格外谨慎。一分价钱一分货,买黄金一定要擦亮眼睛。
此类造假手法通过外层包裹薄层黄金、内部填充蜡块或廉价材料,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例如,标注11克的长命锁实际黄金仅2克,差价部分为蜡块成本。
消费者风险提示
警惕低价陷阱
黄金饰品价格与重量、工艺直接挂钩,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可能存在掺假风险。例如,部分商家以“促销”名义销售填充蜡块的黄金饰品,实际克重严重不符。
购买渠道与检测
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黄金饰品,并要求商家提供检测证书或当场复秤核实重量。若通过线上平台购买,需选择有认证标识的商家,并全程记录开箱过程。
置换与回收注意事项
置换黄金时需索要详细质保单,明确标注成色、重量等信息,使用第三方称重设备核验克重,并全程监督熔炼过程。
警惕商家以“免费工费”等话术掩盖克重折损,可参考消费者互助群共享的商家诚信记录。
行业监管与维权
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贵金属交易专项整治,要求商家公示置换计算公式并配备标准化称重设备。消费者若遇纠纷,可通过全程录像、平台担保交易等方式维权,必要时申请第三方复检。
此事件反映出贵金属消费市场的信任危机,消费者需提高警惕,行业规范化进程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