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当代年轻人社交最高礼遇:来我家,给你做点吃的

编辑 阿荣 内容来源: 乐活风尚 2020-01-02 15:48:45
文章导读
在当代年轻人的世界中,外卖是忙碌生活里的辅助,但“家宴”已然成为他们社交的最高礼遇。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城市化让人们的生活理念更新。在这其中,“在家做饭”其实从来没有褪色和消亡,反而与年轻人发生了更多化学反应。

4.5吨的小龙虾,绕赤道近三圈。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这是过去一年里外卖人群的消费数字。

起步于2012年,我国的外卖业高速发展。90后、95后毫无悬念,成为外卖人群的中坚力量,和他们有关的词语是“夜间经济”、“单身经济”、“懒人经济”。

但是,别急着给这届年轻人贴上“不爱做饭”的标签。

家里亲密的氛围是一种不同的沟通、交流环境,人们可能会选择在重要的时刻把朋友叫到家里吃饭。”一份名为《食品与超大城市:技术和城市化如何改变着中国吃饭的方式》的报告这样说。

在当代年轻人的世界中,外卖是忙碌生活里的辅助,但“家宴”已然成为他们社交的最高礼遇。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90后正在步入厨房。去年过年,在上海工作的吴桐,就回到老家为家人奉上了一桌家常菜。这样的变化让吴桐的母亲吃惊又感动,在她的印象里,儿子“什么家务都不做”。

工作第三年,从合租房换到一居室,虽然还是租客,但吴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厨艺也逐渐精进。他喜欢在不忙的时候,约上几个同学做一顿家常菜。“肯定是比不上我妈的厨艺,因为都是照着菜谱琢磨,简单轻便为主。”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城市化让人们的生活理念更新。在这其中,“在家做饭”其实从来没有褪色和消亡,反而与年轻人发生了更多化学反应。 

 

一份沙拉外卖,菜市场10块钱能解决

 

关于外卖的吐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小到麻辣烫一份菜就只有两根,沙拉轻食包装比食材还亮眼,大到满减优惠越来越少,平台佣金居高不下。中国新闻网的一则调查直言:继“车厘子自由”“香椿自由”之后,“外卖自由”也正在离我们远去。   

如果说白领们忙碌加班的代价是CBD精致的一份外卖,出门社交衍生品是动辄30元的“网红奶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在间隙里,默默回归“在家做饭”的行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划算。

李美研究生毕业一年,在一家外企工作。她每天七点下班,会在买菜APP下单一点食材,第二天与电热饭和一起带回公司。除了金牛座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属性,李美与越来越多的90后一样,更愿意吃自己做的少油少盐的饭菜。

2020年,最早的一批90后已然迈入30岁。比起灯球闪耀的夜店,他们更常出现在健身房,“身材管理”成为一个共同话题。同时,年轻人也对食物提出了新的考量标准。传统的高糖饮料逐渐被他们抛弃,火锅、烤串也只是特定时间与地点的“限定快乐”,低糖、低碳水、低油脂,荤素搭配的健康餐食成为了他们的日常。

 

 

 

“其实在家做饭,你会发掘到更多的乐趣。”李美周末经常去小区周边的菜市场逛一逛,一条活鱼从水里到砧板,再到做出一锅美味的汤,她愿意经历这样“传统”的生活细节。

人类学家项彪在《十三邀》里曾表示,互联网和科技发达的城市生活,一种可贵的“附近”正在消失。人们更倾向于从点评软件、外卖软件中获取资讯,网红打卡经济的背后,大家失去了对自己周遭的好奇心。

而正如李美这样的年轻人,其可贵之处在于,以“在家做饭”为原点,以开放的心态,去积极与周遭的日常发生关联,进而发现一些被快速变迁的社会忽略的“附近乐趣”。

 

锅碗瓢盆碰撞的声响,是生活的协奏曲 

感受生活的日常,是一件很解压的事情。

日常对于养猫一族来说,是给主子铲屎撸毛,蹲在一边看它不紧不慢地吃猫粮;对于收纳达人来说,是用挂烫机把一整个衣橱的衣服归置整洁;而对于愿意在家做饭的人而言,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则唱响了轻快的舒压歌。

 

 

 

 

颜值,当代年轻人烹调食物的重要标准之一。

Quest Mobile数据显示,家庭规模小型化已经成为趋势。对于新型结构家庭和独居的新生代消费者来说,他们的生活理念与传统家庭相比,展示出了极大的不同。空间不在新,而在于有风格;物件不在大,而在于有美感。

同学眼中的生活达人家辉,毕业后被公司安排到了一间老中式房子。他用自己骑过的老自行车,还有路边捡来的树杈,慢慢将自己房间打造出复古风格。他喜欢用电陶锅,为朋友们做菜煲汤,还在房间里布置了投影仪,打造小型电影院。

“下班回来的这个地方,只是用来睡觉没有意思”,在热衷于复兴生活的家辉看来,一个轻便的吸尘器,一台烘托氛围的加湿器,都是温馨小窝的必备,让他爱不释手。

这些小物件的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房子成为了“琐细而有驾驭感”的生活空间。

而对于家辉的同学、烘焙达人肖丽而言,周末最大的乐趣便是约上好朋友,在家一起做甜品。在面团发酵和打发奶油的过程中,许久未见的朋友可以放下手机,或是一起吐槽工作,或是聊聊追星进展,感受面对面交流带来的温度。“其实我做的甜品,我吃的倒不多,看到朋友吃得一脸满足,我就十分高兴了。”肖丽这样说。

 

(越来越多人享受在家和朋友一起吃饭)

 

过去的2019,当“吃播”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当vlog成为记录平淡生活的介质,996的年轻人们,更趋于寻找一种“落入世俗”的放松方式。无论是对着窗外发呆的一人独处,还是拉上好友的“做饭局”,都是紧张生活中一抹恰到好处的色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自由”。

 

 “厨房社交”来临,小而美且精的“颜价品”才受宠

 

当然,虽然“在家做饭”在当代年轻人中有着不少人气,但这种“小家庭”的生活方式也区别于父母辈们的“慢耕细作与实用至上”,呈现出“高效可控与小巧精美”的特色与趋势。

比如由于厨艺和时间有限,对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菜不在多,而在于口味与便捷。同时,购置大件的厨具与生活用品成本颇高,且占据空间,对“小家庭”并不友好。于是,随着这些需求诞生的,是各类一机多用的创意小家电,这些小家电往往有特定使用场景,能够针对年轻人推出满足不同需求的程序,解放年轻人的双手,但满足他们的胃口。

 

(这年头厨房也要比拼颜值。/ unsplash)

 

当然,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社会中,“看脸爱美”的特性也延续到了年轻人的购买行为上来。在刚刚过去的2019吴晓波年终秀上,作为行业意见领袖,吴晓波提出了一个替代“性价比”的概念——“颜价品”,颜价比=90%颜值+10%微创新。对于当下的年轻人,具备亮眼外表的创意小家电,会成为他们的“购物优选”,这是多元审美的胜利。

但颜值并不等于消费者持久的忠诚度。吴晓波认为,当下科技大部分都不在于革命或者专利,而是一点点地精进,把握生活细节的微小创新,才是年轻人青睐某一产品的强劲理由。 

吴晓波举出小熊酸奶机的例子,在经过十几年的迭代之后,小小的酸奶制作也实现了千人千面。年轻人可以视自己的情况来决定DIY酸奶的浓稠度与酸度、在家一人食还是外带与众人分享,其发酵纳豆、米酒或泡菜的功能,也让有生活趣味的年轻人能够“挑战”复杂美味,这样微小但直击痛点的洞察与改进,显得十分有必要。

 

 

 

而年轻人的细分需求称得上日新月异。每一个场景激发的痛点,都在向市场召唤至少一款“颜价比”产品。为此,小熊电器推出了迷你电饭煲、便携电热锅等细分产品,还有和面机、肠粉机等创新品类,目前小熊电器已经有30多个品类,超过400款产品,满足年轻人不同场景和人生阶段的美好生活需求。

任何一个品牌,都离不开与消费者的实时对话,这种对话,不止于需求、设计和技术层面,也需要在品牌的耕耘中,增添更多的“人味”。

关于“小熊电器”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隐藏故事。创始人李一峰在创业之初,琢磨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来打市场。他尚小的儿子顺口说了一句“就叫小熊吧”,即启发了他去塑造一个具备孩童般亲和力的品牌,用小巧好用的产品,带给消费者“轻松自在,享受生活”的乐趣。

过去的2010年代,技术变革让人目不暇接。与之相伴的是传统工作与生活理念的革新、多元消费模式的兴起。在宏大叙事与自我成长之间漫游的年轻人们,无论是“重回厨房”,还是享受寻常图景的乐趣,都更加强调从自我兴趣出发的生活态度,这是他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也正是国民创意小家电小熊电器所传递的理念,从一个小的支点出发,去撬动身边的分寸土地,让品质生活回归每个消费者的手中。


标签:小熊电器    当代年轻人社交最高礼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