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八号》,1999年作,油彩画布(局部)
「画,不在于谈论、不在于分析,只在感受。」 —— 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
苏富比S|2画廊将于9月14日至24日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行,呈献著名法国艺术家贝尔纳·布菲(Bernard Buffet)的油彩及纸本作品,聚焦其小丑、静物、动物及休闲场景等代表性主题,横跨布菲每个重要的创作阶段。本展更适逢多个国际博物馆展览开幕,包括两个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布菲回顾展,而艺术家的全新传记亦于本年初发布。
贝尔纳·布菲可能是二十世纪最著名并具争议性的艺术家之一,从最初崭露头角起,一直形象多变,有说他一夜致富,亦曾被视为流行偶像,时而反对传统,时而隐居遁世。他的艺术同样包罗万象,既大胆挑战,亦迎合世俗;有禁忌避讳,更变革创新。他的创作成就一时引人嘲讽,又一再备受称颂。 然而,不论布菲的艺术是神圣还是冒渎,当中激起的强烈回响实令人无法忘怀。
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副主席Scott Niichel说:「近年,布菲的作品市场价值持续稳定增长,引起全球私人收藏家的关注。美国、法国、英国及日本等地向来推崇布菲作品,纷纷重燃兴趣,而其画作更开始广受美洲、欧洲及亚洲等国家,尤其中国市场的青睐。今夏,布菲的作品拍卖纪录再被打破,为其顶尖作品市场奠下全新里程碑,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亦因而释出不少久未面市的布菲杰作。」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策划总监甄茵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于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首次呈献布菲一系列创作,包括静物画、具象绘画和风景画作,横跨艺术家丰富漫长的艺术生涯。布菲一向被誉为法国战后最伟大、创作最富饶的具象艺术家之一,观众将有机会藉这次展览体会个中原因。」
关于贝尔纳·布菲(1928年-1999年)
1928年,贝尔纳·布菲生于法国首都巴黎,既是当时世界先锋艺术中心,也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急剧转变的城市。享誉盛名的布菲破格创新,风格诡秘迷人。他相信绘画是「恶习,不是赏心乐事」,其作品所融入的视觉符号正正突显此躁动不安的战后觉悟。
布菲早于18岁便于法国Galerie des Beaux-Arts美术馆展出其首幅画作,一举成名,翌年其作品更在法国国立现代艺术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展览。其标志性的具象画广受公众追捧,而他与商贾兼资助人皮耶 · 贝尔杰(Pierre Bergé)关系密切,更让他受到各方崇拜爱戴。在众人眼中,布菲将会如同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一样大放异彩。
布菲对绘画充满热情,亦对艺术市场瞭若指掌,这促使他开设两间工作室,分别用作绘画尺幅庞大的参展作品;以及尺幅较小、以其最闻名主题为蓝本的装饰画,针对当时中产阶级家居而设。同期艺术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对布菲快速有序的创作手法深表赞赏,更称他为「最后一位画家」。然而,布菲在随后数十年备受社会的揶揄嘲讽,包括其后演变成对手的毕加索,令其巅峰艺术生涯骤然下滑。社会大众对布菲的负面评价不断,指他因过度商业化及大量创作而背离初衷,令布菲在法国声名狼藉。但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却在日本广受欢迎,东京更于1973年兴建以他为名的博物馆。
1990年代,布菲被诊断患上柏金逊症而无法继续创作,也意味着其艺术生涯之陷落。布菲的妻子、其创作灵感泉源安娜贝尔(Annabel Schwob de Lure)曾说:「对贝尔纳来说,绘画是唯一的语言。」1999年,布菲完成及展出生前最后一系列创作后(当中一幅作品将于是次展售会展出),便于同年10月4日自杀结束生命。
展览精选
《死亡八号》,1999年作,油彩画布(197.5 x 114.3公分)
《艾菲尔铁塔》,1988年作,油彩画布(195 x 114公分)
《猫头鹰》,1963年作,油彩画布(130.2 x 81.3公分)
《红色公鸡》,1959年作,油彩画布(115.9 x 88.9公分)
展览详情
开放日期及时间:
2016年9月14日至24日
星期一至五:早上10时至下午6 时
星期六:早上11时至下午5时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地点:「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一座五楼
查询:(852) 2822 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