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造型师 Ray Petri
Jean Paul Gauiltier曾在1987年的《Arena》杂志中说:“伦敦刺激我,给我能量。这和环境有关。”1980年代的伦敦,朋克运动、新浪潮、mod风格、性革命这些抽象的字眼,其实可以从一人身上解读,这个人就是时尚造型师Ray Petri。
Nick Logan在1980年代初以5000英镑的成本一手创办《The Face》杂志,就此改写了时尚杂志的面貌。这本“世界上最漂亮的杂志”,由Neville Brody创造强烈而考究的视觉风格,Helvelica与Garamond字体分别代表标题与内文两种倾述内容的姿态。而为杂志做时尚造型师的Ray Petri则从伦敦街头找到了青少年亚文化最适宜的造型元素。
在Ray Petri之前,时尚界没有专职造型师,即便《Vogue》杂志的情况也是如此。为《The Face》、《i-D》、《Arena》工作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自始至终的自由职业者,他组成一个名为“水牛”的团体,创造出那个年代还不曾被尝试过的时装风格。
Ray Petri造型作品
过去的时装大片,衣服只是被整烫后成套穿起来,Petri所做的是在这个过程里加入自己的观点。Nick Logan曾将《The Face》的信条表述为:通过站在时尚前沿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时尚创造者与意见领导者,在精英阶层的意趣与肤浅的时髦之间划下界限。Ray Petri经摄影师朋友介绍,来到Nick Logan面前时,所做的正是以自我眼光来改变时装原貌。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甚至如同设计师,他喜欢衬衫袖管大段露出在西服袖口外,于是在现成衣服基础上缩减肩膀宽度、卷起袖口。从正面看模特穿着正常的衣服,转到背面则是用来固定线条的安全别针、大夹子。对他而言,时装并无高低端之分。廉价时装店、二手服装店,甚至祖父辈的衣服都能被重新创造出一种风格,而这也正是今日设计师们普遍认同的。
在过往的高端时尚杂志,一切由编辑说了算。精美的图片背后,实质是一张品牌精心织就的布道之网,一套被罗兰-巴特称为“时尚系统”的工作体系。然而大量城市新移民正充斥街道,他们是文化与地域意义上的混血儿、性角色异类、传统价值观异见分子,如何继续以那些金发白肤的经典男子形象来演绎街道上发生的这一切?
Ray Petri造型作品
1948 年,Ray Petri出生在苏格兰,后随父母移民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布里斯班,他在“the Chelsea Set”乐队做主唱,风格是黑人R&B和Motown音乐。Petri在1968年回到伦敦,和许多由小城镇进入大都市的青年一样,他是地域意义上的外来人。作为一名同性恋,他又是主流文化的边缘分子。Ray Petri初回伦敦时做过摄影助理,在朋克青年聚集的Camden Market摆过摊,在苏富比拍卖行研习过古董,这些经历无疑给他日后的工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以Ray Petri为核心的“水牛”们,无论穿着风格还是审美取向,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并不在意外表男性化或是女性化,血统、年龄也统统不是问题。而“水牛” 的造型方式,亦可被理解为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双关”。以1985年3月号的《The Face》杂志封面为例,那期时装片的主题是“硬汉”,封面模特Felix当时只有8岁。他戴着别有“杀手”标牌、装饰以羽毛的毡帽,黑西装里穿着防守姿态的白色高领套头衫。8岁男孩天真平滑的面孔,被刻意赋予眉头深锁的表情。既是冷酷世界的映射,也以孩童的透彻之眼贯穿世故外壳之下的脆弱。
“水牛”的时装风格在1980年代中期频繁出现于《The Face》、《Arena》杂志,“水牛”团体的成员亦越来越多元化,最终形成一个包括摄影师、模特、化妆师、发型师直至各种助理、闲人的机动性团体。 “水牛男孩”的原型就是Petri本人。牙买加歌手Bob Marley曾唱过一首名为《水牛战士》的歌,而加勒比风也是Petri一直以来的最爱。他喜欢使用外表具有拉美、加勒比、墨西哥后裔特征的男模特,这与当时主流时尚杂志的选择截然不同。
Ray Petri造型作品
当年,14岁的模特Naomi Campbell也曾是“水牛”的一员,大量使用非白人模特的风气由Petri兴起,后来蔚然成风。Petri还打破了街头服装、运动装与高级时装之间的壁垒。Armani西装可以和拳击短裤、马丁靴搭配,也无损男性气质,这种混搭方式改变了之后的一大批设计师,包括Jeremy Scott、Alexander McQueen、Junya Watanabe、Vivienne Westwood和John Galliano。而一种更为现实和直接的结果则是,这些设计师中的大多数都乐意将广告刊登在Petri曾为之工作过的三本杂志《The Face》、《i-D》、《Arena》上。
1980年代末期,Ray Petri已是时尚圈名流。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艾滋病恶魔般的卡波氏肉瘤开始在他脸上显现。在那个对艾滋病了解还不够充分的年代,人们开始对他唯恐避之不及。帽子设计师 Stephen Jones回忆说:“在时装发布会上有些人看到他就会躲开,甚至干脆不邀请他。”只有Jean Paul Gaultier始终在发布会头排为他保留了位置,直至1989年Petri去世。
RayPetri没能活到名气换来大把金钱的好日子,在他那个时代以“非主流”姿态挑战时尚传统价值观的三本杂志,日后却成就了另一种时尚的商业价值。“水牛”的成员之一Mitzi Lorenz照顾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数月,团队中的其他人则将“水牛”风格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