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介护体系探究:日本的介护服务体系值得中国借鉴

编辑 andy 内容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2016-04-07 11:48:33
文章导读
应对老年人及家庭的需要,目前全国各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介护形式。比如,以居家介护为主的保姆服务、小规模娱乐保健型的日间托老所、集体居住的养老院、个室化的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 这些介护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一部分老人的需求,却也各自存在着短板和弊端

  据联合国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已逐步从抽象概念成为大多数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养老问题将成为众多“四二一”家庭的隐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扶植与百姓养老相关的产业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养老专业护理人才的育成,成为最关键的一部分。

  在养老发达国家日本,养老护理叫做“介护”,区别于普通的生活照料,介护已经成为被社会认可的高专业性职业。

 

从日本介护看中国介护人才的育成 

  在中国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前,中国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困境日益凸显。一方面,公益型的养老院床位异常紧张,北京的公立养老院床位申请据说已经排到了100年之后;另一方面,虽然各类养老地产企业纷纷跑马圈地,但面对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的入住门槛,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洋兴叹。

  日本早在1978年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方面,日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呢?最近,笔者专程考察了日本的养老产业,确实感受颇多。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日本成熟的介护服务体系。

  “介护”这个词在中文中还没有对应的概念,台湾地区通常翻译为“长期照护”,意为对有需要的老年人进行长期照顾与护理,具体包括清洁身体、协助日常饮食起居和提供家政服务等。日本自2000年实施《介护保险法》以来,就把介护保险与年金一同作为政府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介护保险在筹资上政府负担50%,个人负担50%。年金是在经济上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经费,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而介护保险更侧重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时能通过享受介护服务从而保障其生活质量。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规定65岁以上老年人,或者40岁以上但患有早期痴呆、脑血管病、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15种疾病的人群,都可以向所在地政府申请使用介护保险。政府在主治医师意见书的基础上派出调查员到家里访问调查,并评估申请人的健康情况,评估等级由低到高可分为三种:自理、需要支持与需要介护。其中,需要支持细分为需要支持1和需要支持2两个子级别。需要介护则细分为需要介护1-5五个子级别。自理级别的老年人不能得到介护保险服务。

  介护保险服务主要有两种服务类型:一种是在宅服务,另外一种是设施服务。在宅服务主要指日间照顾、日间看护、日间洗浴、日间康复与居家医疗管理指导等服务项目。设施服务主要指介护老人福利型设施、介护老人保健型设施与介护疗养医疗型设施。根据厚生劳动省的数据统计,2011年大约有20%左右65岁以上的日本老人享受到了各类介护服务,而介护服务的费用个人只需负担10%,其他90%由保险基金支付。

  目前,虽然在日本提供介护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地方公共团体、社会福利团体等各类非营利组织(N PO ),但营利型的医疗机构、私人企业在其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 色 。日 医 学 馆 株 式 会 社(Nic h iiG akukan)就是一家营利型的目前在日本介护业界排行第一的上市企业。该企业成立于1973年,业务范围涵盖介护服务、医疗相关、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2013年度总收入超过2700亿日元,其中介护服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50%以上。

  日医学馆提供介护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与各类医疗机构和福祉设施机构合作提供介护服务,日医学馆只作为服务提供商,这类服务点在全日本有2429处。第二种,日医学馆既提供介护服务,也提供居住系列的介护设施,属于我们常说的所谓“养老地产”范畴,这类服务点全日本有381处。其硬件设施有些是日医学馆按照行业标准自行投资兴建的“有偿老年公寓”,有些是直接租赁已建成的公寓等住宅物业,通过改造和重新装修之后推向市场的。

  由于日本整体工资水平较高,服务价格非常昂贵,日医学馆项目中人员工资支出约占70%。那么,主要从事介护服务的日医学馆如何实现盈利呢?关键的有三点:

  第一,选址恰当。与中国养老院大多位于郊区不同,日医学馆项目大多位于社区附近,60%的入住老人来自项目5公里范围内或者子女工作生活在项目周边,由于方便子女探望和照应,所以项目的入住率很高(有些项目能达到100%)。

  第二,服务多样化。仍以日医学馆服务产品线为例,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选择上门介护支持、上门入浴、上门护理、家务代办、物理康复、送餐、陪伴等服务,也可以选择通所服务,即每天派专车接送有需要的老人到具有介护服务资质的各类设施机构,当天返回自己住所。这些贴心便捷的服务,加上只要符合一定标准,老人只需自付10%的费用,所以这些项目对老年人的吸引力非常大。

  第三,连锁化经营。日医学馆推出的各类老年公寓产品项目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房间数大多集中在50- 70间左右。这样,项目具备体量小、先期投入少、销售周期短、人员配置少等优势,并且灵活性较高,在连锁经营管理下容易快速复制。

 

  通过对上述日本养老服务领域的案例介绍,深化了我们对日本先进的介护服务行业的认识,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对于养老服务业,政府一定要大力支持,完全靠市场来解决养老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太现实。虽然日医学馆项目经营得很好,但其运营毛利也只有10%左右,运营利润在3%左右,平均回收期约为20年,政府补贴也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日本预计2014-2015年度将拨入1.5兆日元投入到医疗和介护领域当中。

    第二,要有制度保障。日本的《老人福祉法》、《老人保健法》、《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特别是强制性的介护保险制度为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养老服务重要的是“服务”而不是地产。日医学馆提供的最重要产品是各种级别的介护服务,其服务设施———老年公寓则大多为长期租入。中国的很多大型养老地产位于郊区或者风景区,卖的主要还是“地产”而不是“服务”,恐怕是以养老之名在行地产之实。

 (作者:经济学家 赵晓  )

 

标签:介护    养老护理    介护形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