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时尚COSMOPOLITAN》10月刊
近日,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华萌基金创始人、亚洲女性发展协会创会会长魏雪受邀接受了《时尚COSMO》的专访。在专访中她畅谈了自己从20岁创办公关公司到40岁成就慈善事业的心路历程,同时作为创业的“过来人”,魏雪也向新晋的创业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心得。以下是专访摘要:
从20岁到40岁,从创办公关公司,到重新开创慈善事业,一路走来,魏雪有着自己的创业心得:创业之前要做什么准备;创业时什么样的情绪不应该有……其实都有章可循。你应该知道:只有尊重内心的“野马”,你才可能成为“黑马”,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20岁拼事业,40岁随心走
20多岁的时候,魏雪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关公司,她像女战士一样驰骋商场,不断将自己的公关帝国做强做大。但个中辛苦,她却不愿意多谈一句。在她看来,“苦”是个伪命题,是说出来教育别人的。“我不想把那些所谓的苦兮兮的东西说给别人听,因为没意思。”魏雪做事,向来干脆利索,她始终觉得“二十岁跟对人,三十岁做对事”是女人该有的生活哲学,而现在到了40+的年纪,她则要跟着心走,多做一些能“取悦”自己的事,比如做慈善。
对魏雪来说,慈善是她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是她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魏雪是“白家老号”的后人,她的祖辈在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之后,就开始做慈善,开设孤儿院;在灾荒年代开粥厂救济穷人……她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她说自己从小就有做慈善这根弦。她在创业之初就曾发过愿:希望自己能在40岁之后不再为商业上的数字无谓拼杀,而是有精力和能力去做慈善事业。魏雪说到做到,在40+的年纪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她筹集善款,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童做手术;她创办亚洲女性发展协会,从民间推动对女性的关爱和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她和先生李东生联合创办华萌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她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TCL希望工程烛光奖”项目表彰和帮扶优秀乡村教师……她继承了“施乐于人”的家训,成为名副其实的慈善大家。
在这个人人创业的时代,作为创业的“过来人”,魏雪也在采访中向新晋的创业者们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有赢得起的野心,也要有输得起的底气:
创业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20多岁创业时,我认为拥有赢得起的野心最重要,到40+的年纪,我认为创业不仅要是赢得起的野心,还要有输得起的底气。千万别一上来就抱着“只要项目好,就一定能赚个钵满盆满”的心态开始创业,也要给自己设定底线。现在创业的人一抓一大把,虽然创业的大环境是好了很多,但说实话,创业的成功率并没有因此提高多少。在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有能力的创业领袖间,我会把自己的那一票投给有能力的创业者,具体的说,是那些有胆有谋、不愿意墨守成规的创新者。
只有积累足够的职场经验,创业才能少走弯路:
有过实际工作的经验对创业来说非常重要。公司应该向着哪个方向发展,市场应该怎么开拓,人才怎么用,成本怎样控制……这些都是可以在职场经历中耳濡目染来的。也正是在20 多岁时积累的职场经验,才让我在之后多年的创业道路上少走了弯路,少花了冤枉钱。相较于毕业后立刻创业,我更鼓励有创业志向的年轻人,毕业后先有所选择地去企业历练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有心的人,更可以在企业中学习的过程里,为自己找到一个职场榜样作为参照。比如自己的部门领导、团队leader。看看这些身经百战的“一线工作者”如何工作,胜读十年书。
创业最难的不是资金是心态:
20 多岁的时候我们没钱却想创业,其实没问题,只要项目足够好,找天使投资、通过众筹,也同样能够实现创业梦想。资金的事解决完之后,实际上需要我们来解决的问题也还有很多:比如公司以后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手里握着的技术、专业能力,在市场竞争中是不是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但这还不是最难的部分,最难的其实是“心理承受能力”。以前自己没有挑大梁时,遇上问题的话,通常会问老板怎么办,但现在不一样了,凡事都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很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越忙越乱,越乱越办不好事……如果心态没有调节好,到最后都可能把自己拖垮。
相信团队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共振的威力,这也说明了一个团队的能力要远远强于多个个人。尤其是在创业时期,更加需要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怎样让团队具有战斗力和执行力、怎样让团队中的人信任你,是每个创业者应该去注意和思考的。而作为一个创业团队的领导,最需要做的不是大谈特谈自己的宏伟蓝图,而是真正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以身作则,为自己建立一个专业的形象,向大家证明:你的能力并不是昙花一现,你是一个值得依靠和信赖,能够一路跟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