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马东:全世界节目模式几乎被中国人买光了

编辑 King 内容来源: 中新网 2015-09-23 15:16:20
文章导读
马东:全世界节目模式几乎被中国人买光了。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 张曦) 日前,马东高调宣布从爱奇艺辞职并创立公司,并表示旗下节目《奇葩说》第三季依旧与老东家合作。近日,他接受中新网独家专访,畅谈这档引发年轻人关注的辩论节目,马东透露节目并没有剧本,之所以邀请高晓松[微博]回归是因为跟对方喝了一顿酒。

  邀请高晓松回归靠喝酒

  赞蔡康永[微博]包容性强

  早前,在马东公司创立发布会上,金星[微博]就表示不会继续当《奇葩说》第三季的导师,她认为自己是“最不会辩论的导师”,之所以参加第二季是为了帮高晓松填空,但本身不适合这个节目。

  对于金星的缺席,马东在采访中予以证实,同时他也透露高晓松将回归第三季,与自己和蔡康永一起担任导师,“辩论我觉得想辩赢高晓松和蔡康永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希望能在第三季超过他俩”。

  问到如何打动高晓松回归,马东笑言是靠一瓶珍藏了三十年的红酒,“我和他喝了一顿酒,告诉他‘我创业了,你得来帮我’,然后他就来了”。

  在马东看来,高晓松是一个很坚定的人,“他有独立的观点,很难有人能改变他的立场”。马东回忆,《奇葩说》第一季时蔡康永每次会让高晓松选择观点,“因为晓松的观点特别强,而康永讲话是润物细无声,默默地就打动你。所以让一个强势的晓松和一个包容性强的康永来对抗就会很有意思”。

  “在《奇葩说》里,晓松和康永都会展现出平常不太为人所知的一面,很多人熟悉康永是因为《康熙来了》,但《康熙来了》并没有给康永很大的展现空间,所以观众会通过《奇葩说》发现康永的温柔、包容和娓娓道来”。

  强调《奇葩说》没有剧本

  花式卖广告纯属被逼

  作为一档年轻人爱看,观点鲜明的辩论节目,《奇葩说》不时出现种种金句,不过身为导师兼出品人的马东却直言,这档节目根本没有剧本,全靠临场发挥,“我手里只有广告词”。

  “我们的后期创作是一大亮点。”马东指出,《奇葩说》是在探索互联网视频不同于电视节目的规律,“技术的不一样所带来的后期剪辑逻辑也会不同,《奇葩说》的后期蒙太奇打破了时间线,声画更丰富,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漫画、画外音、弹幕等元素,这与传统电视节目单纯的剪辑、包装完全不一样”。

  在《奇葩说》中,马东兜售广告的方式备受热议,比如介绍某品牌牛奶时,他会用“国际抗饿大品牌”等搞笑形容词。

  “其实花式广告方法是被逼的。”马东坦言第一季有七个广告商,但大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运作,第二季时发现广告太多招人烦,于是缩减到了五个,“我们干脆尝试把广告做成内容的一部分,这样就体现了《奇葩说》的真实,大方告诉观众这就是广告,反而取得不错的效果,导致现在各品牌都在抢第三季的广告”。

  谈综艺节目大热

  吐槽全世界节目模式几乎被中国人买光

  近年来,中国荧屏刮起了综艺节目热潮,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应接不暇。作为资深从业人士,马东直言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细节而非形式。

  “全世界的节目模式几乎都被中国人买光了。”马东指出,模式固然很重要但不是万能,“每档节目都由细节堆积而成,同样是以说话为主的节目,可能会有一万种不同的做法,形式感不是决定性因素,再老套的节目也能做出新鲜感”。

  针对真人秀节目的大热,马东认为这只是一种包装,“我们爱把《非诚勿扰》叫相亲节目,把《非你莫属》叫求职节目,把《爸爸去哪儿》叫真人秀节目,其实节目吸引观众无外乎靠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以及视觉上的愉悦和一些价值观的输送”。

  对于《奇葩说》的特点,马东认为是真实,“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他向记者分析称,目前90后、95后、00后的年轻人热衷娱乐节目,“但他们对真实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要让他们产生共鸣,为此一定要进入他们的语态,生产他们没有想到的东西”。

  “任何节目内容都要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用户永远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你只有做出来了,他才会喜欢看。”马东如是说。

标签:高晓松    马东    奇葩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