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2015中国纺织创新年会柯桥峰会成功召开

编辑 阿荣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 2015-05-13 15:41:18
文章导读
5月5日,纺织行业年度品牌会议——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走进产业集群的首场峰会在绍兴柯桥成功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5月5日,纺织行业年度品牌会议——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走进产业集群的首场峰会在绍兴柯桥成功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智造引领,产业互联”,旨在深入分析研究新常态下“互联网+”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从智能制造、消费市场、时尚创意以及资本和科技的推动作用等角度,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之路。会议受到行业各界的高度重视,共吸引了来自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海内外行业企业、新闻媒体的代表近500人参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绍兴市柯桥区委书记徐国龙,中共柯桥区委常委、柯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金晓明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峰会。

开幕致辞

——徐国龙 绍兴市柯桥区委书记

  作为纺织产业集群的优秀标杆,绍兴市柯桥区委区政府于2015年开始实施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加快轻纺市场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国际时尚纺织之都,着力打造“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的国际形象。

  致辞中,徐国龙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柯桥区纺织产业的发展近况以及战略布局。他指出柯桥是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还拥有中国最大的纺织产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近年来,柯桥区下定决心加快提升发展纺织产业,打造时尚柯桥,深入实施了“服务兴业区”和“工业强区”两大战略,推进时尚创意发展,大力推进轻纺城“三次创业”,同步提升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着重推动纺织产品品质、品位、品牌全面提升。

  本次峰会是中国纺织创新年会首次进入产业集群,徐国龙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中国纺织创新年会柯桥峰会是探讨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高端对话平台,本次峰会是对柯桥的极大支持。峰会汇聚了业内精英进行资源共享、信息碰撞,将有力推动柯桥纺织产业,加快实现纺织之都向时尚之都转变,也将有力推动整个纺织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快纺织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升级。


开幕致辞

——夏令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夏令敏指出,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纺织行业要抓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加快融入“互联网+”行动当中,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纺织服装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运用互联网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就“互联网+”对纺织产业的影响,夏令敏认为“互联网+纺织”发展模式将创造产业新生态,促进纺织业变革;创造新机遇,加速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新思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强调,纺织行业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强化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重点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核心技术与装备自主化,形成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推进两化融合水平提升,适应市场变化。为了在新的市场格局下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创新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供应链管理,改造传统制造及流通模式,更好更快适应市场消费变化。利用好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性地开发符合行业特性的网络营销平台。

  三是,加强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创新效率。要不断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总结产业联盟经验,进一步强化联盟创新的市场导向性,企业主体性和利益共同性。

  四是,鼓励万众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成长。要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促使大众创业、草根创新成为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形式。要着重完善面向中小微型企业的创新支持与服务体系,提供信息、检测、试验、培训等支撑服务,场地、仪器、专家等资源支持,以及专利保护、技术转让、投融资等专业化中介服务,增强中小微型企业创新的服务保障。

开幕致辞

——俞建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建勇指出,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打造智慧纺织是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我国纺织工业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首先应该从研发智能设备方面入手,进一步研发基于信息化架构下的智能化与数字化高端纺织装备设计技术平台,实现产业链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管理,进而促使我国纺织产业实现智能制造,建设“智能产业化生产线”,通过生产过程的柔性化和智能化,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水平,建立创新的、高效的、智能的产业化平台。

  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数字企业是抓住新机遇的现实选择。应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就纺织企业信息化的协同与集成应用水平偏低,管控一体化应用程度不高的现状,重点是要因行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有针对性地推动纺织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此外,“互联网+纺织”,拥抱产业变革新趋势是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作为传统产业,纺织业要转型升级,不仅要装上智能化、数字化的内核,更要展开“互联网+”的外延。这里的“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互联网+纺织产业”,即利用互联网的透明、高效、互动等特征,改造现有纺织产业,提高其既有生产效率乃至创生出新的经营模式。


  主题论坛 互联网+纺织: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曹学军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处长

  曹学军认为,互联网为纺织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纺织行业大力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发展,可大幅提升行业协同创新、精准制造、精细管理的水平,优化供应链,推动纺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步伐。


  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整体趋势要求,纺织行业应以智能制造为中心,大力推动互联网应用。

  一是强化技术基础,推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设备的开发,围绕智能制造设计的生产装备智能化,加强自主创新,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工业云计算等技术动向,形成互联网特色应用技术系统,这将是大力推动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关键。

  二是加强试点示范,根据纺织服装不同行业的特点,组织开展个性化定制,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的示范,扩大智能制造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推广面。

  三是培育行业服务平台,提高行业互联网应用能力,大力培育行业性的系统服务商,提供信息化应用与系统化解决方案,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应用互联网提供服务。

  四是实现消费方式的变化,扩大电子商务的应用,支持建立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鼓励企业用好线上线下渠道,拓展生产经营的新模式、新业务。

  五是推动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的贯彻实施。2014年,在两化融合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对标试点中,全国有13家纺织行业企业通过了标准测评,未来工信部在推动两化融合工作中,将制定分领域两化标准体系的实施指南,开展对标企业的试点,组织推广试点企业的经验。

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回顾与展望

——彭燕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在纤维材料、纺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织装备、信息化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截至2014年,“十二五”期间共有1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有557项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另有一批成果获得省部级的科技奖励。但从整体上来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在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原材料,高端及高技术纺织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以及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以上不足,纺织工业“十三五”纺织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将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纺织纤维材料研发与创新;2、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纱线制备技术和织造技术;3、加快节能环保、清洁染整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4、开展非织造材料及产业用纺织品工程化、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5、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的研发;6、大力发展纺织全流程的信息化集成技术;7、加强纺织应用基础研究;8、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制。

印染智能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陈志华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

  目前,智能化对印染行业的具体作用,主要包括: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随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互联网的融合,未来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陈志华用一张金字塔图形象地描绘了智能化在印染行业的发展现状。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它全面集成企业所有资源信息,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管理。MES是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及是ERP和SFC之间的执行层,面向车间生产管理和调度执行。SFC就是现场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工艺参数的自动测控和数字化自动化装备,面向生产现场的自动化。其中,塔尖的ERP系统为计划层,侧重于软件和管理的全面性;塔基的SFC系统是现场作业层面的系统,侧重于硬件和生产现场;中间的MES系统是一个执行层,侧重于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承上启下。整个金字塔也就是制造业信息系统,第一层的ERP和第二层的MES结合组成了一个智能管理的系统,MES和SFC组成了智能生产的系统,这两者的结合,智能管理和智能生产又形成了智能制造最核心的一个部分。

  近些年智能生产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MES企业管理系统,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SFC即现场自动化系统方面,印染行业在工业参数在线采集与自动控制、化学品自动称量与输送、工业机器人、以数码印花和八分色印花为代表的数字化装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未来,印染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为印染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以及更多的可能,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印染行业又将产生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主题演讲——工业4.0&消费市场&时尚创意

工业4.0与德国纺织机械工业

——Stephanie Heydolph女士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驻北京首席代表

  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虽然从2013年开始德国纺织机械对中国的出口在放缓,但中国仍然是德国纺织机械最大的出口市场。按照加工领域划分,德国纺织机械向中国出口最多的是纺纱机,其后依次是印染及后整理设备、针织设备和织机。

  在谈及德国纺织机械的优势时,Stephanie Heydolph强调,德国机械有非常高能效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可持续性并且兼具高性价比。VDMA成员公司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中国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去解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也就是有产品的适应化设计。


  就工业4.0这一话题,Stephanie Heydolph表示,德国对工业4.0有非常清晰的定义,就是自动化技术加上人工智能,应用于生产流程之中,也就是工厂完全自动化,而且具备人工智能的数字控制。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等则是对工业4.0的进化。工业4.0实际上是于2013年在德国汉诺威提出来的,当时VDMA也参与了这一概念的提出,一些VDMA成员公司已被选定提供一些可视化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此外,她还介绍了蓝色能效项目,向与会者分享了德国纺织机械行业在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能源效率方面的实践情况。

全球纺织品消费市场展望

——Karin Malmstrom女士 美国棉花协会中国和东北亚区总监

  Karin Malmstrom女士指出,中国的棉花储量占到全球的70%,中国在棉花方面任何的动作都会影响到全球棉花市场。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也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大部分进口棉花来自中国。

在纺织品服装消费方面,尤其是服装消费方面,中国消费者的支出额在全球排名第三,预计到2023年,中国的服装消费将位居榜首。目前,各大品牌商都在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动作,因为品牌把中国看作最重要的市场。具体到服装消费品类上,世界范围内运动着装越来越流行,此外,牛仔装也非常盛行。牛仔裤占据休闲裤1/3的份额。

  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下,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是必要的前提。到2022年,中国中产阶层的比例将有大幅的提高,而且上层中产阶层的人数会超过下层中产阶层,而他们更具购买力,这部分群体是很多品牌希望去吸引的客户。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也不容小觑。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更重视质量和品质,对于品牌商而言,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体验,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就需要掌握全方位的沟通渠道,现在消费者使用移动平台和移动设备购买服装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品牌商、零售商必须积极拥抱新的技术。

智能制造与时尚文化传承

——卞向阳 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卞向阳认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直接目标就是为了高效而创新,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赋予纺织品更多的附加值。此外,他还立足艺术专业,提出智能制造的目的也可以延伸至满足和激化人们对于时尚美好的欲望和追求,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他指出,纺织服装行业不仅是一个永不沉沦的朝阳产业,它还跟社会的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时装还是家用纺织品,都能够引导和支持中国社会时尚价值观的转向。

  纺织服装业通过智能引领和产业互联所进行的转型升级,首先必须是一种概念上的变化,即要从满足产业需求转移到创造消费欲望。创造消费欲望将来是胜过一切的,国际羊毛局曾经在中国针对普通消费者做过很多的推广,让消费者认识到贴有纯羊毛标志的羊毛穿着特别好特别保暖,特别舒服,消费者的逐渐认同带动了毛纺行业的发展。

  卞向阳指出,时尚产业实际上是一个以时尚为关联点的产业结合,可以最简单地把它归纳为时尚+科技和生产+服务。艺术、科技、商业在“互联网+”时代构成了新的时尚理念,而这样一个时尚理念为传统的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指明了一条道路,就是要改变过去对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认识,纺织服装业将来可能是科技密集型的,还可能是资金密集型的,还可能是信息密集型的产业。


  创新论坛一:智造转型关键支撑 —— 资本的力量

新经济、新思维——互联网条件下的金融创新与企业发展

——陈剑峰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讯网)首席运营官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行业应抓紧与互联网靠岸,”陈剑锋针对当前的热点“互联网+”表示,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几年不断地在改变着所有行业,由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计划更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同样金融领域的创新也离不开互联网。

  社会关系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不但改变了生产方式,还改变了社会组织关系、金融关系和资本关系。生产方式表现为个性化和品牌口碑化,用户广泛参与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主要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进行品牌建设。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实现了物流、信息和资金流的高度统一,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P2P小额信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发展趋势。

  最后,陈剑锋结合自己的认识给中国纺织企业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关注资本市场最新的资本运作如移动支付、P2P小额信贷和众筹融资,这是纺织行业要考虑的头等事情。第二,纺织企业应重视质量,加快个性化生产布局,用大规模的方法来实现,用智能生产和数据集成的方法来最终完成个性化生产。


资本市场拥抱转型创新的纺织工业

——胡刘斌 东方花旗证券董事总经理

  胡刘斌在演讲中主要对资本市场、新三板市场和并购市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

  资本市场主要分为证券市场、长期信贷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就是筹集资金、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中介。目前中国初步建立了主板市场、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众筹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胡刘斌指出,服装行业作为万亿级的市场,需求分散,产业链长且复杂,行业领先者利用龙头禀赋实力+资本优势卡位新领域+互联网改造,将有望实现跨越式成长。服装电商的本质是互联网对流通零售端的改造。未来产品设计将实现从品牌B端融合C端消费需求的双向驱动,传统服装供应从订货制逐渐进阶为消费端大数据驱动的C2B模式乃大势所趋,实现柔性生产。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O2O模式将是服装行业主流商业模式,传统品牌有望主导。

  资本市场是企业实现转型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和催化剂,服装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互联网企业或自身通过纵向拓展实现互联网+。在资本市场“捷足先登”的服装企业,将通过投资并购等资本手段更快地开展资源整合,从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领先身位,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企业朝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在资本市场改革和扩容的背景下,在资本的渗透和催化作用下,服装企业将在更多元和更复合的层面上发展和竞争,服装行业已经进入资本时代。”胡刘斌总结道。

助推两化融合 打造智慧企业

——(红豆集团)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总经理郭建军

  郭建军以“助推两化融合,打造智慧企业”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了红豆集团是如何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和产业链的信息化整合,实现纺织原料、面料、成衣以及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的立体化、全方位的经营格局,并成为国家两化融合的示范单位。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运营格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企业需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红豆集团从财务管理、商务平台、企业事务、移动业务、金融业务和业务模块等6个方面出发,不断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时完善全产业链的布局,结合自身行业,以互联网+纺织,用信息化整合产业链,实现了从原料、面料、加工到成衣制作的一体化。

  郭建军在总结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顶层设计,“互联网+”是行动指南。“互联网+”是新常态经济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制造2025”全面启航,中国迎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历史性交汇。“互联网+”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资本市场将是未来五年中国的风口。金融资本,因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成为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打造全产业链企业以及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更加需要金融平台的有效支撑。


  创新论坛二 智造转型关键支撑 —— 科技的力量

纺织及成衣业—智造转型的新科技

——何继超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研究及发展总监/博士

  “制造”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然而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没有形成与制造能力匹配的国际地位。“制造”以“物美价廉、物超所值”为优势,却也频频遭遇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制造”从加工贸易起步,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从“制造”到“智造”是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经之路。发展“智造”就是要破解“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的内涵包含了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将为制造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走向“智造”,意味着企业需要坚持科技创新,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产品创新。

  何继超随后介绍了香港在纺织服装“智造”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研发主题定位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行业优点、可持续性发展和支援社会。其中,行业优点方面分为制造技术、材料科学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三个要点,如简化纺纱工序,开拓新材料在服装上的应用以及品牌服装供应链管理等;可持续性发展方面,例如采用无水技术、绿色材料以及回收技术和零排放,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支援社会,例如开发缓冲材料、自清洁材料、跟踪技术来保护老年人。

  据介绍,目前该中心的研究团队已在绿色化学品、可穿戴设备、企业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污水加工技术、功能性材料与服装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其开发的可穿戴设备,具有人体诊断以及感应和保护功能,医疗、运动领域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智能服装可以测量以及控制温度,配备微线路板的智能鞋子用来诊断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状况。此外,他们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等离子体技术、绿色溶剂技术等方面同样卓有建树。

如何平衡生产中的自动化和用人问题

——Alexander Stampfer先生 立达集团全球副总裁-产品管理

  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高使自动化变得愈来愈重要。对于纺纱厂而言,决定适合自身的自动化程度并不容易,Alexander Stampfer先生基于其在纺纱领域的深厚经验积累,讲解了纺纱厂选择自动化设备的秘诀,帮助纺纱厂寻找投资成本、系统复杂性和节省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平衡。

  Alexander Stampfer以环锭纺纱厂为例,介绍了当前环锭纺各工序的自动化应用情况,例如在梳棉工序通过使用更大的条筒(直径1米)以及自动化输送系统,在粗纱、细纱采用粗细联,在包装工序采用自动化包装设备和系统,来节约大量的人工操作和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Alexander Stampfer还通过其在一家环锭纺纱厂的四组生产方案实验来说明自动化在节省人工等方面的优势。该工厂位于中国,主要生产30支涤棉精梳纱,产能为1200kg/h。第一种方案为小直径条筒、无自动化输送;第二种为大条筒、无自动化输送;第三种为大条筒、除筒纱人工搬运外其他工序均采用自动化输送;第四种为大条筒、全流程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案需要工人43人,第二种需要39人,第三种需30人,第四种则只需28人,完全自动化后用工人数下降了33%。对于自动化设备价格较贵的问题,他表示自动化带来的效率和品质提升以及人工成本下降会很快地弥补这部分成本,并在其生命周期中为纺纱厂带来更多地收益。

  作为设备供应商,Alexander Stampfer认为工业4.0的前景就是令纺织厂的运行更加简单、高效、透明,如通过“蜘蛛网”等实时监控系统,精确、高效地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从而帮助纺织厂提高效率。

信息管理模式下再造企业新生态

——白景全 北江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

  北江纺织通过信息系统和智能应用来着力提升生产力。首先,建立了以ERP为代表的流程化信息共享、信息整合、大数据、智能决策系统,并不断挖掘信息系统的应用范畴和深度;其次,应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如以色列EVS的面料质量自动评测系统和Huntlab的在线颜色控制系统等,来减少用工,提高效率以及降低成本;最后是开拓新型智能业务,如图象识别、镭射洗水等。

  在分析企业运营模式时,白景全指出工业4.0主要解决的是生产力的问题,就是如何解放和提升生产力,当然也涉及到大数据,而“互联网+”则需要管理者在生产力的更高层面去考虑利用互联网进行再造和创新,比如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创新,运营模式再造就是这个内容。在运行模式之上还有更高的抽象层面,也就是商业模式。北江纺织选择的就是云营销、云生产、云研发的路径,即全球化营销、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研发,并通过这三点产生叠加效应。

  白景全表示,比运营模式更高层面的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撬动产业链,商业模式在产业链整个链条中具有枢纽作用,可以将产业链从纤维拓展到品牌。第二,横向拓展,公司主营业务是牛仔,为了深度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同时也组建染整事业部、针织事业部,这些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的,并且做差异化新产品。

  当提及企业新生态下的发展展望时,白景全认为,北江纺织在国内牛仔业务板块的产值排在第一位,第一阶段的发展是在两三年内成为全世界牛仔产值的第一位;第二个阶段是梭织的差异化;第三个阶段是做到针织差异化,做到为客户提供深度服务;第四个阶段是纺织服务平台的建立,包括从纤维、纱线、面料到成衣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大会总结:智造引领 产业互联

——李斌红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

  最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作大会总结,首先感谢柯桥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各位演讲嘉宾的智慧分享和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并以3个关键词表达对本次会议的感受。

  第一:开放

  德国用“信息物理系统”使生产设备获得智能,使工厂成为一个实现自律分散型系统的“智能工厂”;美国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前瞻性布局。

  李斌红指出,智能生产的定制化和多元化将产生海量数据。“未来工厂”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三个维度:1、满足这种定制化、多元化生产的机械装备;2、能够使这种机器具备自我完善的系统;3、监测并追踪这些数据,通过归纳和分析,掌握市场的脉搏。

  海量数据终究归属与机器、软件、或是终端用户?这将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关键问题。互联网本身只是一个“多维连接器”的技术工具,连接人和人、人和服务、人和设备;而互联网+则是一种能力,因为“+”能够激活“智能制造”和“信息能源”,建立一个新的协同创新的平台,最大限度地连接合作伙伴进行整合,这样生态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对于中国纺织企业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需要具有企业家开放的思维。大家需要保持对科技的信仰和对创新的冲动,北江的案例是一个最有说服力和普适性的实践案例。

  第二:开源

  首先,我们必须减少被浪费的成本,资源是稀缺的,而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能够使我们减少被浪费的成本,包括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纺织行业已经到了微利时代,因此减少成本就是增加收益。

  我们更要挖掘被忽视的资源,包括:

  1、信息资源: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更是信息数据本身。企业要想在O2O、C2B的过程中胜出,取决于我们对于消费者生活方式、流行趋势的把握,以及客户数据的分析、决策和快速反应。。

  2、新金融资源: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新三板和创业板将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有特色的创新思想转化为快速成长的市场价值。对于有规模实力的企业,在国际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取海外融资。

  3、人才资源:大众创新、众筹不单单是在资金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对于拥有2000万劳动力的纺织行业,必定存在独特的草根智慧。特别是90后介入社会劳动,他们不仅带来劳动力资源,同时是拥有独立见解的新一代劳动力,如何挖掘他们的创新资源,非常值得关注。我们缺的不是人才,我们欠缺的是对人才的发现与激励。

  第三:开启

  完整的产业结构和雄厚的技术装备,以及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国际地位,我们能够奠定未来的信心,我们想呼吁和承诺的是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一定将和广大创新型纺织企业,一起面对市场,挖掘需求,构建以技术与资本为纽带的价值链,更加紧密地合作、共享、创新和科技的市场红利。

标签:中国纺织创新年会    柯桥    品牌    时尚创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