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米兰站巨亏 二手奢侈品市场是蜜糖还是毒药

编辑 Joe 内容来源: 中奢网 2014-01-02 15:23:28
文章导读
米兰站巨亏 二手奢侈品市场是蜜糖还是毒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可流通的二手奢侈品总量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的企业奋不顾身的冲进了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想要摘取3000亿元果实中的其中一枚,然而,二手奢侈品市场的生机勃勃并不代表个中企业也同样春风得意。二手奢侈品市场,是蜜糖还是毒药?

 

据财富品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二手奢侈品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二手奢侈品店从2012年的512家增加到2013年的823家,增长了37.8%。

  目前在消费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 总量约有3000亿元人民币,并呈现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但是,由于消费观念原因,以及二手流通市场不发达,截止到2013 年上半年,二手奢侈品市场的交易额只有大约30 亿元人民币,虽然市场基数很小,但是增速很快,年平均增速30%以上,超过同期奢侈品市场增长速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奋不顾身的冲进了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想要摘取3000亿元果实中的其中一枚,然而,二手奢侈品市场的生机勃勃并不代表个中企业也同样春风得意。

  12月18日晚,香港二手奢侈品零售商米兰站发布盈利预警,预计该集团在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财年较2012财年将有显著亏损。这已不是米兰站第一次发布盈利预警。在今年上半年,米兰站的收入同比下滑12.2%,并且由盈转亏,净亏损1035.4万港元。

  于2011年5月上市的米兰站曾创下香港新股认购的多项纪录,上市获超额认购2178倍,上市首日涨幅达66%,令不少投资者赚钱。但时隔两年半,米兰站业绩却完全走样,频频发布盈利预警。

  据米兰站2011年5月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显示,2011年其营业收入为8.8亿港元,净利润为0.5亿港元。在此之后,米兰站开始遭遇“滑铁卢”。据米 兰站2012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3.7亿港元,同比下降13.0%;净利润为38.6万港元,同比锐减98.9%。自2012年下半年,米兰站由盈 转亏。2012年米兰站年度营业收入为6.8亿港元,同比减少23.1%;净利润为-0.1亿港元,同比锐减129.0%。今年上半年开始,米兰站形势进 一步恶化。据2013年中报显示,米兰站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亿港元,同比下降12.2%;亏损0.1亿港元。

  这期间中国奢侈品市场也经历了从高达30%的业绩增长骤降为个位数。但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米兰站的不成功更多的是其自身的原因,首先其货源来自零散的人群,没有将市场上存量的二手奢侈品盘活,这是所有二手交易商面临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米兰站就有意将过去重点在香港市场的业务向内地延伸,但这一计划也没有获得成功。在2009年、2010年还没进入内地市场的米兰站就已拥有 13家门店,但截至2013年6月30日,该集团旗下的“米兰站”和“法国站”零售店在香港、内地和澳门共经营16间零售店和一间特卖场。

  大幅的亏损也让米兰站有意引入第三方投资,11月20日,米兰站发布公告称,持有米兰站72.29%股份的控股股东唯美企业有限公司现正与独立第三方进行 初步商讨,可能涉及收购公司股份之权益。此后,米兰站被收购的消息愈演愈烈,路易威登、银泰、日本Brand off、国美电器、京东等先后与其传出绯闻,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寺库才是米兰站的“意中人”。

  不过寺库CEO李日学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米兰站与寺库前期的确有过接触,但因米兰站开出的收购价格过高,考虑到收购米兰站对寺库帮助不是很大,寺库将不会参与对米兰站的收购,寺库的首选目标依然是在美国上市。


虽然米兰站短短三年就由盈利转变为大幅亏损令人惊愕,不过对于二手奢侈品市场,市场人士认为依然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手中囤积的奢侈品数量巨大,且高端产品居多,其中大量是送礼所得。无论从反腐还是套现角度,这块存货迟早会被抛到市场上。中国的二手奢侈品在未来也将是一个巨大产业。

  这方面可以参考日本二手奢侈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飞 速发展,奢侈品消费也达到顶峰。1996年日本的欧美奢侈品销售额达到18971亿日元,而2012年的销售额只有8955亿日元,缩水超过一半,而这却 使得日本的二手奢侈品产业得以发展。目前,日本全国经营二手奢侈品的店铺有数千家,如果扩大到整个二手流通产业则规模更大,其中甚至有近十家是上市公司。

  日本的二手奢侈品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有公司专门负责鉴定产品收货,有公司专门负责面向二手店商家举办拍卖会,而各地的二手店则通过实体店或网店进行销售。

  在中国人还没关注之前,西方买家对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早就垂涎欲滴,作为二手奢侈品消费的大户日本由于经济已经不景气多年,近年推出的热门款货源不足,尝 试来中国内地收货是必然选择。据说有时候能从一位中国卖家那里一次收来几百只包。中国内地二手奢侈品市场的潜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虽然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近年快速增长,但是奢侈品的二手经营公司大部分规模较小,并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整体商业模式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国内,所谓的“二手”奢侈品店并不仅限于售卖二手产品。根据米兰站的2012年报,按照尚未使用产品和二手产品划分,未使用的占到57%,二手只有43%。可见消费者去二手店也是主要以购买新品为主,比如爱马仕Birkin这种不能直接在店铺买到的包款。而国内最大的二手奢侈品电商寺库网目前的商品也主要是以新品为主,寄卖的货品占很小的部分,而新品的比例则达到60%到70%。

  而在财富品质研究院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国内的二手奢侈品门店用二手的方式做新品,这是二手经营的一个重大误区。如果做新品奢侈品,最直接PK的是奢侈品牌现有的门店销售体系,如果二手经营者的新品奢侈品直接冲击了奢侈品牌门店的现有价格体系,将会迎来品牌给予的直接反击。做新品奢侈品,是二手经营者最没有出路的选择。

  另一方面,中国很多二手经营者仍把自身定位为“流通商”,定位偏颇。纵观奢侈品产业整体发展就会发现,其实一手市场的价值不如二手市场,但二手市场的价值又不如服务市场的价值大。米兰站的商业模式始终停留在简单的二手奢侈品流通,这也导致了米兰站的盈利前景十分不妙。反观寺库网,虽然仍然也没有达到盈利预期,不过在销售与服务方面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而也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目前,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缺乏整体服务体系,需要一个整合服务平台,将滞留在消费者手中的奢侈品与无法短期内在中国下沉的服务渠道进行充分衔接,而优秀的二手奢侈品经营者将成为通路中的服务平台型公司。强调服务并重视服务,远比流通的机会多。


标签:米兰站    二手奢侈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