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中国网

欧莎整合线上线下联袂出击 强势推动“双11”购物狂欢

编辑 阿荣 内容来源: 风尚中国 2013-11-08 16:00:33
文章导读
欧莎整合线上线下联袂出击 强势推动“双11”购物狂欢。 “淘品牌”OSA欧莎在此“捞金季”并没有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当前的促销大趋势,而是在坚持自身品牌建设方面也一再发力,最典型的无疑是此前斥资百余万购回中文名事件,这一大手笔品牌营销举措,曾一度引发业界热议。


双11开战在即,各大品牌促销广告早已铺天盖地。精打细算的“优惠攻略”、琳琅满目的“爆款”大促此起彼伏、几欲沸腾,但普遍都基于商品层面,且注重“价格”、弱化“品牌”。当然,偌大的电商市场也不乏“另类”,“淘品牌”OSA欧莎在此“捞金季”并没有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当前的促销大趋势,而是在坚持自身品牌建设方面也一再发力,最典型的无疑是此前斥资百余万购回中文名事件,这一大手笔品牌营销举措,曾一度引发业界热议。

近年来,其实像OSA欧莎一样意识到品牌标识重要性的商家正在逐渐增多。比方说一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先科”商标超过千万争相竞拍事件,再比如“承德露露”以3.89亿巨资购回“露露”商标事件等等,由此可见当下的市场竞争已发展到“品牌的战争”阶段-----也就是“品牌核心优势的竞争”,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支撑的商品是脆弱的商品,没有品牌根基的市场前景堪忧。

 何止一字千金:“欧莎”远游终还家

近日,深圳市欧莎世家服饰有限公司耗资一百余万买下了“欧莎”中文名商标。据悉,其在创立之初就启用了品牌中文名“欧莎”、英文名“OSA”。在发现“欧莎”两个字已经被另一服装公司抢注后,随即表示愿以高价购回该中文商标,但与对方洽谈多年却一直未能了却夙愿。历经数年的努力与坚持,直到今年年末“欧莎”中文标识这个失散多年的游子终于还家了。
可能有人会问:区区一个中文名何以令OSA欧莎如此不惜时间、精力与重金?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因有二:其一是出于对品牌一贯地高度重视。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就是竞争力和生命力,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没有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的商品力就很弱,也就是说基本没什么竞争优势,更不会有所有企业家都梦寐以求的附加值----高额利润。但就品牌建设而言,当今国内市场品牌与品牌间的意识则多有不同——有商家为拔高品牌,制造出“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品牌效应,一味用英文商标名给自己贴金;而有些商家则更注重结合本土文化元素,用大牌范儿十足的英文标识,配合以更具识别度的中文名商标来立体塑造品牌形象,正如前面提到的“欧莎”所带来的品牌亲切感,相对单独一个“OSA”来说更符合国人的语境习惯,更容易给消费者们清晰、深刻的品牌烙印,同时也更易于大众口耳相传累积品牌口碑和凝聚力。如今,当“欧莎”与“OSA”实现了双剑合璧,这一完整、立体的烙印标识将会更有助于品牌从线上走到线下、从国内走向世界。
其二是基于深藏品牌背后的梦想情愫。据了解,“欧莎”二字得名于该品牌创始人之一及设计总监周勇夫妇,其中“欧”字缘起于周勇欧洲游学时的憧憬与抱负,而“莎”字则是其夫人引自古时纺织劳作的“沙沙”象声。用周勇的话说:“‘欧莎’品牌的诞生,是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梦的种子,等到梦实现的那天,‘欧莎’带着中国时尚,走向世界中心。”

“品牌建设”不误“卖货”功

说到对品牌的重视,斥资百余万买下“欧莎”商标也仅是其中一环,最近OSA欧莎不仅投入数十万邀请大牌摄影师黎晓亮拍摄冬季大片,同时还一再加大新媒体推广、网络营销活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OSA欧莎的一系列高调动态,业内均有不同发声——有人表示质疑,认为在“双11”这种“创收”节骨眼儿上,根本犯不着花费那么多气力去宣传品牌这种长线的东西,倒不如拿这笔预算放到产品推广上,多做些大幅度让利和促销,先把消费者的眼球吸引过来、把胃口掉起来,毕竟销量和收益才是营销的根本目的。

当然,OSA欧莎也不乏支持者,认为这一连串的品牌曝光先声夺人、气势非凡,相对以“价格”为手段、“卖货”为目的大众化保守式营销老路子,欧莎OSA的营销路数更具国际化高度和远见——站得更高总能看得更远,一个胸怀抱负的成熟品牌,任何时候都应当保持自己的初心和节奏,毕竟“砍柴不负磨刀功”,而“品牌建设”更未必误得了“卖货”功。
尽管业界对欧莎OSA的接连举措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卖货”模式终非长远之计,广大“淘品牌”要想真正脱离重重局限寻求更多发展际遇,还是要把思路放开一些、眼光放远一些。就像是“苹果”为培养现今“信仰式”品牌地位曾付出的坚持和努力,抑或是现如今OSA欧莎于品牌建设上的“不差钱”态度,毕竟重金“狠砸”在品牌上的投入从来都不会成为泡影,最终铸就的无不是一份“厚积薄发”和“家喻户晓”,而与此同时“卖货”的目标及回报必定也会只增不减、屡创奇迹。

标签:淘品牌    OSA欧莎    品牌    品牌营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