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奢侈品就被一股“寒流”包围:销售下滑,门店增速放缓,再也难见往日疯狂的势头;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专做奢侈品大牌折扣的奥特莱斯店却日趋火热,销售业绩一路飙升,双休日停车位一位难求。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冰火两重天”?
奢侈品牌销量放缓
今年要维持20%以上的增长很难
其实从2012年开始,奢侈品的销售成绩就“慢了下来”。去年上半年,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集团旗下所有业务类别的销售均呈现稳固增长,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却出现了轻微下滑。英国老牌巴宝莉(Burberry)2012年第一季度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销售增速从上年同期的67%跌至16%。
从今年开始,这种下滑趋热就更明显。“包括LV、Gucci、Dior在内的多个奢侈品牌都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去年还有20%以上的增长,今年要维持这样的增速很难。”杭州商场人士说。
增速放缓的同时,大牌们的开店计划也在“慢下来”。到了今年,他们不得不踩“急刹车”。奢侈品集团PPR负责人日前称,2013年Gucci不会在中国的新城市开设门店,取而代之的是翻新和扩充现有的中国商店,LVMH的掌门人也放出信号,称将不会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继续开店。英国老牌巴宝莉、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历峰(Richemont)也声称要放慢在中国的扩张速度。疯狂开店,疯狂买奢侈品的盛况,在杭州将很难看见。
随着大牌们的集体性增速放缓,一些外资百货开始撤掉高端品牌,取而代之的是价格更加平易近人的商品,商场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客人。
位于杭州万象城的尚泰百货,最近开始撤掉一些又贵又冷门的品牌。据尚泰百货企划部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和电商的低价冲击,今年上半年百货业销售不佳。商场正进行一场大调整,把一些价格贵、知名度又不高的品牌调整出去,把位置让给价位更便宜、客人认知度更高的品牌。现在The Face Shop、Red Earth、DHC等二线化妆品品牌已经开出,接下来还会引进欧莱雅、玉兰油等化妆品品牌。
奥特莱斯业绩火爆
大牌店铺年销售额5000万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年,杭州的奢侈品折扣店,包括下沙百联奥特莱斯、钱江新城的砂之船国际生活广场等,销售一路看涨。
全国最有名的百联奥特莱斯,现在国内一共有三家店,分别开在上海青浦、杭州下沙和武汉,生意都非常好,6月底,百联奥特莱斯将在无锡将开出第四家,目前南京汤山也有一家正在筹划中。
杭州下沙的百联奥特莱斯,是百联开出的第二家奥特莱斯,在杭州开了近第三年,销售额一直在增长,2011年的销售额为7个亿,2012年达到8个亿,今年第一季度的增幅在25%左右,全年目标为10个亿。
这种火热的销售态势从抢手的停车位上就可见一斑:一到周末,现有的3000多个车位就爆满,很多慕名而来的私家车不得不停到周围的绿化带上。非双休日车位也有三成以上的满座率。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下沙百联奥特莱斯计划今年再增加60亩地,拓展1000个左右的停车位。
“上海青浦的奥特莱斯,连续增长了7年,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不断地调整,引进一些大牌。”下沙百联奥特莱斯广场总经理蒋宏透露,加入一个大牌对整个奥特莱斯的销售有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有时候单一个大牌的店铺,一年就有5000万元的销售。最近杭州下沙百联奥特莱斯也谈了好多大牌,有可能于今年年底陆续加入。在现有的300多个品牌里面,奢侈品大牌占了25%左右。
去年开始,钱江新城砂之船国际生活广场的电影院、餐饮店等配套设施陆续开出,人气也一直稳中有升。每到周六、周日,地下1000多个车位,地上2000多个车位都显吃紧。“我们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同比增长近1倍,在同行业内算高的。”钱江新城砂之船国际生活广场总经理傅蔚阳说。
“对于奥特莱斯来说,现在正是成长的机会。”傅蔚阳表示,大凡是发达国家,奥特莱斯都是做得很好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欧洲,奥特莱斯甚至是拯救了奢侈品行业。“不仅是国际大牌,品牌厂家自己也需要有下水道来回笼资金。”傅蔚阳认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消费者追求价格回归,给了奥特莱斯这样的大牌折扣店很好的机会。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祝萍)